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宜兴盘活民间文化资源 扶持数百个民间传统文化
2019-02-25 09:11:00  来源:无锡日报  
1
听新闻

  在宜兴杨巷镇的琅玕自然村,有种叫“调马灯”的民间传统文化备受村民喜爱。不久前,由村民自发筹资建设的武术马灯展示馆对外开放,后期该场馆的人员培训、活动开展等,也得到了宜兴民间传统文化项目专项资金的支持。

  设立专项资金培育民间传统文化,宜兴已坚持了五年。“扶持资金虽然有限,但像雨露般浇灌文化的‘种子’,带来种豆得瓜的惊喜。”宜兴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坦言。重点扶持的民间传统文化项目分文化产品类、文化场馆(场所)类、文化活动类和文化社团类等4类,用于民间传统文化重大项目的抢救、保护和研究,民间传统文化社团和场馆建设、管理和运营等。五年里,数百个民间传统文化项目被盘活,文艺骨干和文艺团体遍布社区、乡村,真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从一度断档到现在走出宜兴,从无人问津到有人愿意学习传承,宜兴丝弦便是宜兴培育民间传统文化的典型。2002年,现任丝弦队队长的钱红庄在徐舍镇洴浰村组织起了一支丝弦队,团队24名成员,80岁以上的就有6人。队伍组建后,十多首当地丝弦古谱被重新整理,团队还重新创作了多首具有江南丝弦的新曲目。2017年,宜兴丝弦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据传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艺术重新红火起来。如今,团队不但来了6名新成员,还得到了扬州大学音乐学院的支持,双方共同研究古谱,对配乐进行优化。

  一大批民间传统文化被盘活后,群众文化内生活力被充分激发,百姓成了公共文化舞台的主角。据了解,宜兴还特意推出了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梦想舞台”,给百姓更多的展示交流机会。针对市民喜爱的文艺作品,设立“阳羡文学艺术奖”。市民钱德明是位理发师,也被称作“方言小品王”。去年,他在文化中心广场举办了一场个人小品专场文艺演出。其中,他出演的《舅舅开了夜排档》连续演出100多场,创造了宜兴单个小品演出场次最高的纪录。如今,钱德明还拥有了自己的文艺团队。眼下,像钱德明一样的文化志愿者有一万多人,此外还有1000多支特色文艺团队活跃在基层,每个村和社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品牌。 (蒋梦蝶)

标签:民间传统文化;宜兴;丝弦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