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制造业第一县江阴勇立潮头,澎湃前行
2018-12-12 10:00:00  来源:无锡日报  
1
听新闻

  江尾海头的江阴,在山庇护着水、水滋润着山的交融中,涌动着“春江水暖”的力量。

  这是一块敢创一流的沃土,标注了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之首的鲜明印记;这是一片政企同心的绿野,涌动着“亲”“清”新理念的蓬勃生机;这是一座水清岸绿的共富宜居之城,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美丽文明的示范样板……

  今日之江阴,正处在一个发展前景空前广阔的时代,时与势已经展开只待奋进;今日之江阴,正处在一个发展氛围空前厚重的时代,各项创新叠加起变革的力量;今日之江阴,正处在一个发展理念空前激荡的时代,无数机遇挑战孕育着澎湃的希望……

  看今朝,这边风景更好。

  实力篇

  产业强市:擦亮“中国制造业第一县”金字招牌

  近日,欧盟科研创新总司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世界上第一台超导风力发电机将在丹麦沿海地区安装。这个重大产业创新项目,代表了风力发电机高温超导技术应用的突破,获得了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生态之翼”项目1059万欧元资助。而它的牵头单位,正是刚刚荣膺工信部“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江阴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这座被誉为桥梁界“珠峰”的大桥正式通车。此前,这座大桥经历了17级超强台风“山竹”的考验,是来自江阴的法尔胜泓昇集团,用218根高科技、高质量、高性能的钢索,让大桥在风雨中挺起脊梁。港珠澳大桥成为了法尔胜向中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其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的舞台。

  江阴,一次又一次用实力擦亮“中国制造业第一县”这块金字招牌,证明“江阴制造”值得信赖。40年的历程中,江阴企业家功不可没,俞亚鹏,驰骋在特钢的沙场上一路扩张,让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特殊钢制造企业;任元林,挥洒着“造世界最好的船”的豪情,带领扬子江船业成为了全球最赚钱的造船厂;张雷,洋溢着改变世界的理想,仅仅10年时间,就带领着远景能源成为全球最大的智慧能源管理公司……江阴企业家身上呈现的不仅仅是挑战世界的胸襟和魄力,更是做领跑者的眼界和格局。

  几十年间,从乡镇企业的起步,到苏南模式的创新;从“江阴板块”的神话,到“中国制造业第一县”的样本;从“创一代”们的敢闯敢拼、坚守实业,到“企二代”们的世界眼光、创新创造,江阴企业家用他们的志向、智慧、胆识、品德,用他们的理想、办法、定力、情怀,不仅成就了江阴这个以实体经济为骄傲的县级市,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大国重器的不凡风采。

  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江阴就鼓励企业上市,到前几年出台“暨阳英才计划1+6”新政,再到这两年的“四个100亿”产业发展基金、“产业强市30条”“科技创新20条”“重塑‘江阴板块’新优势29条”“高质量发展30条”等一系列惠企举措全面实施……“产业强市”的政策导向一以贯之。江阴贝瑞森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首个贻贝粘蛋白产品生产企业。董事长顾铭感慨,在江阴创业7年多来,市里不仅提供了创业启动资金、政策性风投资金、银行融资担保和贷款贴息、技术融资等扶持,还全程协助企业申请人才科技项目、对接上市筹备等具体业务。

  江阴这个约占全国万分之一土地、千分之一人口的县级市,创造了超过二百四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五十分之一的中国500强企业和三十分之一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连续15年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领头羊。在江阴,150多家企业成为行业“隐形冠军”,111只产品成为行业单打冠军,117家企业主持制订了457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主持起草12项国际标准,承担国际、国内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的企业分别达到3家、13家,“江阴制造”已成为江阴响当当的代名词。

  创举篇

  集成改革:把“盆景”串成“风景”

  “为解决老百姓办事难、跑腿多、太折腾的痛点,消除部门推诿、低效的弊病,江苏江阴徐霞客镇借助云端,引入智慧网格化治理体系,率先实现高效透明的基层治理和执法模式。”最近,由中国记协举办的全国新闻界践行“四力”江苏行活动走进江阴,《中国日报》记者刘巍枫这样为徐霞客镇点赞。其实,从基层到县域,作为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解决方案实施极佳“样板”的“徐霞客模式”已在江阴引发起“蝴蝶效应”。

  基于江阴以往的改革担当,基于对江阴继续领航县域发展的期待,去年7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把江阴正式确立为全省唯一的集成改革试点,要求把各地好的改革经验做法都要拿到江阴,集成起来变成一道风景。江阴集成改革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一次改革尝试,也是一次改革创举。

  今年9月底,总投资200亿元的联动天翼新能源产业基地在江阴开工。董事长阎紫电在开工仪式上连连感慨:“从签约到开工,只用了短短4个多月,‘江阴速度’令人赞叹!”2440,这标志着“江阴速度”。在江阴,开办企业只需2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4个工作日、工业项目施工许可只需40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这都得益于江阴集成改革从企业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对政务服务体系进行了开创性的突破。通过编制市镇权责大清单,全新组建的江阴市行政审批局实现了全链条集中审批,镇街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一窗通办”,现在,群众只需进一扇区门就能办多件事。

  从2017年12月开始,历时118天,江阴先后召开28次协调会、对接会和论证会,对七大领域改革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最终形成并出台了集成改革“7+2”方案,包括七大领域专项改革方案、改革工作推进机制、改革宣传工作方案,共涉及38个分领域、153个方面、356个改革事项。江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做法引发了省内外广泛关注,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80批次、5000多人来江阴考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做法。

  集成改革进行时,为更好地“把脉”改革思路,江阴还以论坛的形式专门请来相关领域的专家论道江阴集成改革。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何建华说:“面对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美好愿景,江阴率先推进集成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经验,这是对改革开放的最好纪念,也是对改革开放再出发在全国具有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沈坤荣说:“江阴是全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在新的阶段,区域治理与政府管理也应该走在全国前列。集成改革使江阴在基层治理尤其是综合治理上先行了一步,体现了治理能力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的要求。”

  决心篇

  绿色发展:汇聚最强大“生态合力”

  江阴港港口集团内,125套风光互补路灯分布在办公区域、生活辅助区域和码头引桥。“风光互补路灯和传统路灯相比,它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简单,因为它不用布线,不用火电,而是通过风光互补支撑它持续供电,大大节省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成本。”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单是“绿色路灯”,公司所有满足要求的屋顶都安装了光伏电站并接入国家电网,月均发电3.2万度,而且所有泊位还实现了岸电装置全覆盖。从港口集团身上不难发现,江阴企业绿色发展的理念和保护长江的意识已渗透到各个细节。

  其实,早在2016年年初,江阴就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核心价值。2017年初,江阴又拉开了打造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的序幕。随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提出,江阴接连出台长江大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环境保护“一票否决”暂行办法、长江大保护重点示范工程布局规划等实笃笃的政策文件,行动计划的快速启动传递出一份毅然的决心。

  不久前,江阴黄田港、韭菜港两大渡口退出历史舞台,江阴主城区长江岸线全部实现还江于民。不少市民在留恋渡口往昔岁月的同时,也对未来沿江空间的打造充满期待。随着一批工业企业和码头的搬迁,江阴正在加快推进滨江亲水工程建设,目前船厂公园已经建成,黄田港公园、韭菜港公园也将在江畔绽放,真正做到“还江于民、还水于民”。未来,江阴34.8公里的长江岸线,将成为美丽的生态岸线、市民的休闲岸线和游客的观光岸线。

  渡口从城区长江岸线上的“退出”,显示了江阴加快提升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决心,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思路的指引下,这一决心已深入腹地。关停污染企业像西医外科手术,成效明显、但代价也大,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美好双提升还要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深层次去污模式,在这点上,江阴不少大企业做出了表率。最近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的澄星集团就是其中之一,该企业与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合作,成功摸索出一套利用催化技术实现黄磷尾气净化发电的新方法,率先消灭了黄磷行业传统的“天灯”现象,该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

  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封装企业,长电科技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水。但一直以来,企业都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污水处理设施投资累计金额已超过2亿元,不仅各类废水分质分类收集后集中处理,还专门成立了专业的技术管理团队(环境工程专业人员达到70%),污水处理操作工均持证上岗,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企业每个项目都有可研、有环评、有设施、有达标。

  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其实不能仅靠监管部门的“独角戏”,更是全社会的“大合唱”。当下,江阴上下已凝聚最广泛的“生态共识”,汇聚最强大的“生态合力”,勇当绿色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和监督者,以生态环境高质量的生动实践,让青山绿水的美丽图景在江阴大地不断铺展。

  样板篇

  民富村强:让全民共享发展之美

  现代化的农田、整齐干净的街道、连排别墅,还有300多米高的华西龙希大酒店……放眼望,一座“农村都市”正在江阴华西村的土地上崛起。

  上世纪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新世纪“育人”……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成了“天下第一村”。改革开放40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1978年的220元,增长到了现在的9.05万元。如今的华西村拥有传统产业、服务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在进一步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其实,江阴的“明星村”除了华西还有很多,长江村、山泉村、华宏村、璜土村、红豆村……这些村庄都用实力擦亮了江阴“民富村强”品牌。

  通过工业反哺,推动村民增收,是江阴乡村振兴之路的一大特色。长江村从2006年开始进行全村分红,到2012年发金条银条,再到如今组团旅游,最直接的受益者都是长江村的村民。对于长江村这个没有农业的江边小村来说,靠的就是雄厚的村企实力。作为从长江村发展壮大起来的大企业集团,新长江集团目前拥有长强钢铁、长宏港口、长达钢铁、长江房产、长江化工五大系统。而新长江集团每年纯利的20%反哺给长江村作为村级收入。目前,长江村的村级收入构成除了新长江集团的反哺之外,还有房屋租赁、土地租赁等,总资产已经达到了200多亿元。

  山泉村党委书记李全兴则把经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带进了村里,以企业发展模式推动强村富民进程,带领村两委打造“山泉样本”,创造“山泉模式”:村里企业需要电力供应、污水处理,就建了一批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把资源变成资产,有了稳定收益。对总投资近5亿元的山泉新村建设工程,该村规划了商贸居住区、三产物流区、工业集中区、生态农业区四个功能板块,让村集体和村民获得多元化的增收致富渠道。在建设过程中,村委没有贴补一分钱,反而通过宅基地及房屋等值置换等手段,腾出来500多亩土地,为今后的发展留足了空间。

  在相去不远的华宏村,从1992年开始,华宏集团就以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带动华宏村的经济崛起,用发展破解就业难题,以发展来实现村民增收,把一个在全镇经济排名一度倒数第二的“落后村”,打造成了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华宏村村民的集中居住区——华宏世纪苑还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十五”社会发展攻关项目,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办公室“苏南地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和人居环境改善”的示范项目。

  最近几年,璜土村、红豆村成为了展现江阴现代新农村建设成效的直观窗口。近年来,红豆村投入1800多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实现了雨污分流、管线入地,同时还充分利用红豆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观光,该村已建成1500多亩的花卉基地和3500多亩的水蜜桃基地。围绕打造更具黏度的旅游产品,目前红豆村正在构建“吃喝玩乐”一条龙的旅游体系。璜土村在不破坏原有格局的基础上,把家园当公园来建,把20个自然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同时,依托葡萄种植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把璜土村打造成一个能吸引人、留得住人的葡萄风情小村,以此来增加百姓的收入。璜土村不仅获得江苏省生态村、水美乡村、文明村等荣誉称号,还获评中国特色村、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

  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凭借着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百姓勤劳之手的同向发力,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始终位居全省前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实现全省同类城市“十八连冠”;依托着华西村、长江村等百亿村庄的示范带动,江阴的村级经济持续发展,总额超过200亿元的村级净资产,近1300万元的村均年收入,不仅为村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更为富民惠民奠定了坚定基础,民富、村强,已经成为让外来者羡慕、让江阴人自豪的重要城市标识。

标签:江阴;改革;盆景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