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古韵今风里,传统文化如何对接生活?
2018-11-26 09:28:00  来源:无锡日报  
1
听新闻

  11月11日到18日,“北仓门文创设计生活周”在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开启。短短一周内,在这个既时尚又复古的创意产业园里,沉香品鉴、丝巾沙龙、太极拳体验等活动接连不断,人们在“古今穿越”中将传统文化落地当代生活。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所说:“对现代性的追寻让我们回到传统。”在现代生活里,茶香与咖啡、吴歌与流行乐、太极拳与街舞,有碰撞也有交融。然而,文化传承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保留,更重要的还是要以创新的形式引向未来,那么古老的传统文化与当下的生活如何才能实现对接?创造性的转化又如何得以实现?

  什么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用现代表达缩短古今距离

  今年“世界博物馆日”,在一条爆款的抖音视频中,中国七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们秒变“戏精”,以文物+网络流行元素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这一现象也引起业界关注。“很多时候大众在面对部分传统文化之所以会有陌生感、距离感,并不是因为它与现实离得太远,主要在于没有想办法将之拉近,以至于产生了心理隔阂。”无锡博物院党总支书记肖炜说。

  怎样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让“高冷”的传统文化变得有亲和力?什么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在无锡博物院,一系列缩短“古今距离”的动作,让文物“活”起来的同时,也让观众找到了“嗨”的感觉:文物藏品陆续“上网”与观众面对面;“掌上锡博”APP用智慧导览终结“两眼一抹黑”的观展体验;年均300多场免费活动让不同人群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博课堂”……今年十周年院庆推出的“锡博宝藏评选”,不但给15件入选“宝贝”拍摄“写真”视频,还借助新媒体实现了与上万观众的互动,让无锡有了文物界的“网红”。

  如何让新一代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无锡不断推进的非遗项目数字化保存“记忆工程”,其实就是通过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化抢救,让淡出历史舞台的非遗及传承人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近日,原创纪录片《江阴好手艺第二季》在江阴电视台开播,首集补锅“绝技”令人大开眼界,加上之前的《江阴好手艺》《江阴好中医》《江阴好味道》,江阴地区已有72名非遗传承人的59个非遗项目录存于500分钟的时光雕刻里,模糊的面貌也由此变得清晰起来。正如参与“记忆工程”的某民企工作人员吴佳俐所言,经过几次抢救性记录,公司年轻人对无锡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传统文化怎样融入现代生活

  在创新中实现创造性转化

  传统文化重新进入现代生活,除了要更容易被“看见”,还要能够被接触、被使用。但绝不是简单的复古,也不是盲目的继承,而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创造性转化。

  文创产品被视作“翻新”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绝佳方式。无锡古运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从2014年起以地域传统文化为设计元素从事文创产品开发,至今已开发出160余种产品,如梁溪手绘地图丝巾、醉江南茶壶等,兼具创意性和实用性。在谈及如何让附着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物品更好地走进大众生活时,无锡本土不少文创开发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产品的价值可以高,但价格不能高,必须具备流通性,以区别于艺术家只生产一件的艺术品。江苏金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十八罗汉银手串运用现代高精度3D全息扫描,将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核雕原物还原于贵金属之上,相关负责人刘骃姗介绍说,传统民间核雕因手工制成价格高昂,而通过现代加工工艺制成的饰品售价却大大低于原本的核雕艺术品,这样的话,普通大众都能消费得起。

  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更深刻启发了城市对工业遗存的保护路径。曾在无锡工业史上写下辉煌一页的庆丰纱厂、茂新面粉二厂、雪浪轧钢厂、蚕丝仓库等,如今已纷纷“转身”为文创产业园,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当代流行的休闲时尚“合体”,成为锡城文艺青年的“打卡”胜地。惠山古镇二期修复工程中的“指尖上的无锡”“舌尖上的无锡”“耳尖上的无锡”三个项目,也是将封存于老无锡心中的民俗生活记忆重新进行有创意的“活化”,并伴随着传统街巷空间格局的建筑还原,让人们在传统江南小镇的生活氛围中感受当代城市文化的脉动。

  现代科技如何赋能传统文化

  用创新融合打造文创IP

  传统文化要在当下顺畅“呼吸”,还需要有全新的文化生产方式继古开今。眼下,“新文创”一词悄然走红,这是指在数字赋能时代以“互联网+”为切入口,加速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拥抱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利用“文化+科技”的融合打造文创IP,它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未来潜力。

  今年7月,“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排行”揭晓,被视为新文创时代城市竞争的缩影。在100个城市样本中,综合产业活力、人才活力、政策活力、传播活力等指标,无锡排在第17位,落后于苏州和南京,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成都、北京、杭州。

  以成都为例,城市的文创活力不只有熊猫、宽窄巷子等,歌曲《成都》、网络文学《琅琊榜》《华胥引》和游戏《王者荣耀》等强IP,也有产业规模的提升速度。据统计,从2004年到2008年,成都市文创产业营业收入从232.54亿元上升到595.62亿元,增加值从65.81亿元提高到133.7亿元,而2017年,这一数值增加到793亿元,增速惊人。

  “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文创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但只有满天飞舞的传统文化碎片,肯定建不起一座宏伟的当代文化大厦。”今年无锡文博会期间举办的新文创产业实战论坛上,意大利时尚文化中心CEO魏典提出,打造文创IP必须把握住传统文化深层的价值内核与精神特质,否则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没有超越时空的力量。

  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无锡,完全可以通过文学、动漫、影视、游戏等“新文创”讲好无锡故事。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主任施娟说,无锡是工商名城,但无锡缺少能够体现城市文化的影片,完全可以打造一部以商圣“陶朱公”范蠡为原型的影视作品,发掘和呈现无锡深厚的工商文化底蕴。(记者陈菁菁千里)

标签:传统文化;无锡;科技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