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首次和生态补偿金挂钩
2018-10-26 09:35:00  来源:江南晚报  
1
听新闻

  随着本地水稻种植大户陆续开镰收割,一些农田附近的居民又开始担心起田里的“那把火”。记者昨从市农委了解到,今年以来,无锡在加大对秸秆禁烧监管和综合利用的基础上,首次将此与全市生态补偿相挂钩,发现秸秆火情且通报三次的当年补偿金全部扣除,倒逼村、镇严防死守。

  目前我市水稻、小麦种植面积各在66万亩左右,秸秆资源总量约40多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为鼓励秸秆多途径、多层次综合利用,今年以来无锡各地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无锡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对秸秆收储体系和多种形式利用主体进行扶持。江阴市除省级财政资金外,市财政同时设立专项资金,对多种形式综合利用秸秆的市场主体给予补贴。

  为加强督查、严格奖惩,今年以来,无锡还首次将生态补偿资金跟秸秆禁烧、综合利用挂钩起来,发现秸秆火情的地区,对所在村当年度水稻田补偿资金进行减拨,通报一次扣除当年度水稻田补偿资金的20%,通报两次扣除50%,通报三次全部扣除。江阴市的生态补偿政策中,每亩400元的水稻田补贴中有100元用于稻麦两季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江阴市、锡山区一些生态补偿“大户”,一个村可以拿到七八十万元生态补偿金。“现在紧箍咒这么紧,种植户也不敢乱烧了!”锡山区一位村干部表示。

  据介绍,无锡还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全市生态文明、大气污染防治等考核指标,不少地方还将此跟年终奖金等挂钩。宜兴市对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实行保证金制度,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考核成绩优秀的镇(街道)返还保证金并提高奖励标准;对考核成绩较差的镇(街道),除扣除保证金外,年终评定农业、环保、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时一票否决。

  记者调查

  无锡秸秆都去哪里了?

  “去路难”逐渐转变为“去向多”

  为何秸秆“禁烧令”三令五申,到了秋收季仍能闻到焦煳味?为何偶尔还是能见到烟雾缭绕的火堆?据介绍,市民偶尔闻到的“烟火味”绝大多数并非是焚烧秸秆,有的是在烧田里水稻留茬的根。

  “现在的秸秆可以变废为宝,还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都把它当宝贝,怎么可能一把火烧掉呢?”锡山区羊尖严家桥村的一位种粮大户告诉记者,到了收割季有人上门来收秸秆用于编草绳。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秸秆主要通过还田和收集制作生物质燃料、肥料、基料、饲料等进行消化和利用。“以机械化还田为主。”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无锡秸秆的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近几年积极探索创新,无锡在秸秆多种形式利用方面已逐步从秸秆“去路难”转变为秸秆“去向多”:在保持传统的秸秆压块制粒、秸秆饲料、生产有机肥料、制作食用菌基料等利用途径的基础上,拓展秸秆沼气、秸秆草帘、秸秆枕木等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

  培育出一批利用量“万吨级”企业

  据了解,近年来无锡已培育出了一批秸秆利用量达万吨的规模化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如江阴市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秸秆生产商品有机肥,让秸秆资源回归土壤,年利用秸秆1.25万吨,生产优质商品有机肥3万多吨。宜兴一家企业将秸秆压块制成枕木,可在运输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锡山区不少村镇将秸秆收集起来编作草绳,作为树木绿植冬季过冬的防冻物资。羊尖一个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编草绳机,利用率较高。有的企业将秸秆打碎作为培育菌菇的基料,如宜兴市新锦源生态菌业专业合作社等大型食用菌生产企业利用秸秆发展集中隧道式发酵种植双孢菇,每年可消耗秸秆2万吨以上。

  从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来看,由于这两年263专项行动的全面发力,无锡“减煤”力度空前。作为替代燃料,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的市场自然不愁。惠山区和江阴市一些企业将秸秆制作成固体燃料,销路不错。

  企业希望得到更多政策扶持

  采访中,多家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表示,眼下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景不错,但收集成本、生产成本偏高,希望能得到更多政策上的扶持。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无锡农田面积较小,大型机械很难下田,像秸秆打包等只能靠人力来完成。对于种植大户来说,虽然收割、打包环节可以通过机械化操作来完成,但运输等环节的成本却居高不下,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本无疑被“抬高”。

  “我们虽然有工业生产,但某种意义上算是环保企业。”一企业负责人表示,按照相关规定,他们被归类为工业企业,所有农业上的扶持都沾不上边,包括用电政策他们都无法享受到。

  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在争取进一步加大对秸秆还田、秸秆收储和企业利用的政策、资金和技术保障力度,提升秸秆机械化还田实施空间,构建布局科学、合理的秸秆收集贮运网络,降低秸秆收贮运输成本,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袁晓岚)

标签:秸秆;去路;去向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