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这件惠山泥人来头大,是慈禧五十寿诞礼 "蟠桃会"其实有两件
2018-08-16 09:25:00  来源:江南晚报  
1
听新闻

  

  “锡博十大宝藏”评选在即,无锡博物院最新推介的一组文物中,清光绪泥塑“蟠桃会”跟无锡的关系密切。它由清末无锡民间艺人周阿生手塑、陈杏芳上彩,是无锡国家级非遗项目惠山泥人的经典之作。“蟠桃会”原本有两件,一件进京后不知所终,另一件百余年来始终未离开过无锡,现藏无锡博物院,为国家二级文物。

  百岁泥塑至今光鲜

  “蟠桃会”陈列于无锡博物院西区一楼常设展览之“吴风锡韵——无锡城市故事”中。这件泥塑体积较大,高85厘米,是现存最早的惠山泥人“细货”(又称手捏戏文)代表作之一。隔着玻璃展柜,王母娘娘过生日大开蟠桃会的场景栩栩如生。泥塑的整体造型是座山,最上面是亭子,蓝顶红柱,亭子牌匾上写着“蟠桃会”三个字。亭子下方,24位神仙分四层站立,王母娘娘高坐亭内,位于最上层,南极仙翁和麻姑分站两侧。细细观看,每位神仙的表情与服饰都不一样,有的捧着仙桃,有的拿着荷花,个个表情生动,面带微笑,宛若缩小的真人。

  时至今日,“蟠桃会”算有“百岁高龄”了,可并未出现开裂与变形,依旧光鲜如初。这是为何呢?惠山泥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喻湘涟认为,这主要归功于独特的惠山黑泥。这种棕黑色的泥土埋在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米以下的地方。过去,惠山脚下看守祠堂的祠丁挖出黑泥,用草包好放于祠堂,每天洒水,待一年后泥土的火气褪尽,再放到青石板上,用木榔头反复捶打,之后用手不断揉搓。加工后的黑泥质地细腻富于韧性,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极强。给泥人上色使用的则是不会褪色的矿物颜料,彩绘师傅把矿石打碎磨匀和在牛皮胶里,用毛笔绘在泥人上。如此一来,能最大程度地使泥人“保鲜”。

  一件入宫不知所终

  提起这件文物的来源,喻湘涟、王南仙等泥塑大师都表示跟慈禧太后有关。据了解,清光绪十年(1884)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五十寿诞。全国各地的官员都为送贺礼之事绞尽脑汁。当时的无锡县令别出心裁,呈送给慈禧太后一件名为“蟠桃会”的大型惠山泥塑作品作为寿礼。惠山泥人“细货”制作工序复杂,且容易损坏,为防万一,当时民间艺人赶制了两件一模一样的“蟠桃会”,一件送往北京,一件留在无锡备用。岁月流转,入宫的那件现已不知去向,而这备用件虽几经辗转,却保存完好,最终被无锡博物院收藏,也就是我们现在在博物院展厅里看到的这件。

  “蟠桃会”群仙祝寿的场景非常契合寿诞喜庆的气氛,主题也迎合了慈禧太后喜欢看戏的癖好。据史料记载,慈禧非常爱看戏,也懂戏,是个“日必观戏”的超级戏迷。这件作品,就是按照传统戏曲《蟠桃会》制作的手捏戏文。其中的24位神仙,都是按照戏曲当中的人物扮相为原型,通过艺人高超的技艺创作出来的,有戏曲人物憨态可掬的笑容,也有戏曲表演中优雅飘逸的动作。各式各样的戏曲人物汇聚在一起,仿佛正上演着一台精彩的戏曲演出。正是这些原因使得“蟠桃会”从众多豪华贺礼中脱颖而出,深得慈禧老佛爷欢心。

  宝贝藏身三茅峰顶

  清晚期,惠山一带制作和出售泥人的店铺多达上百家,最负盛名的要数擅长佛塑的周阿生和首创实物妆銮的丁阿金,他们将手捏戏文推向了顶峰,确立了无锡惠山泥人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喻湘涟评价,“蟠桃会”的人物造型和衣服形象有明显的佛教塑像手法,在制作中用笃板敲打较多,因此人物形象较为挺拔。“蟠桃会”诞生的年代,泥塑名家辈出,它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之作,足见其一流的手工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那么这件泥塑究竟是怎样流传下来的?“这要感谢发现清代大阿福的南艺教授张道一。”无锡惠山泥人市级传承人赵建高说。

  7月20日,本报A7版《清乾隆大阿福:神秘微笑镇邪气》一文讲述了无锡博物院藏清代大阿福来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无锡民间的一次抢救性征集。“蟠桃会”也源于那次征集。1952年,华东文化部部长夏衍要求刚成立的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前身)研究惠山泥人并办展览。当时,在华东艺专任教的张道一来到无锡。他和无锡市文联的杨艺生调查后了解到,手捏戏文因价格高没人买,也就没人做了,但得知惠山上有件“宝贝”,二人便冒雨来到三茅峰顶的尼姑庵。庵里供奉的菩萨像旁,有座玻璃罩,罩内放的正是“蟠桃会”。张道一他们认为这件作品不凡,提出征集的想法,庵内的老尼起初不肯,经反复做工作,终于说动她将其捐了出来。“蟠桃会”太大,张道一他们将人物与底座拆开来拿,最终得以流传。(记者 乐章 实习生 郭瑜佳/文、摄)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