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家庭档案"见证40年点滴 看看他们"传家宝"
2018-07-17 10:2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改革开放行至40“不惑”之年,日月如梭,时间都去哪了?当我们发出感叹之际,有人把这段历史用“家庭档案”的方式记录下来——小家之变折射国家之变,这一份份档案,不仅是自己人生的一个念想,更是留给子孙后辈的“宝贵记忆”。近日,记者寻访了梁溪区两位老人,试图在老城区中寻找关于“40年”的点点滴滴。

  盛盘清:从人生第一辆自行车,到家里买了三辆小轿车

  家住盛岸里213号的盛盘清今年81岁,曾种过田、当过兵,也进过工厂、信用社。老人40年来的“藏品”可真不少:邮票、三五牌座钟、选民证、景点门票、香港回归演出单等,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收藏了一大堆“家当”。“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信用社工作,那时候全家有5辆自行车,上下班全靠它。”盛盘清从档案中翻出人生第一辆自行车的黑白照说,没想到40年后非但自己坐公交不要钱,家里还买了三辆小轿车。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凭票购买”到“扫码支付”,一张张小小的粮票,承载着几代人并不遥远的记忆。“计划经济的时候,自己比较节俭,浙江、上海出差回来,找下来的小额粮票都收藏了起来。”老人感叹,到了1993年粮票停止流通,但计划用粮、节约用粮的观念不能丢。归归类,盛盘清家的藏品足有270多件,考虑到自己的老宅面临棚户区改造,他一直有个想法,想把藏品捐给梁溪区档案馆。

  黄国强:一个地方要拆了就拍下来,等到建好再去拍一张

  告别了盛盘清,记者又来到梨花家园63岁的黄国强家,见记者拜访,老人搬出了四只沉甸甸的档案盒,上书“见证改革开放40年无锡城市新与旧”,细一瞧,分别为城市老照片新旧对比、无锡城市地图集、百货发票以及市政建设新闻剪报,其用心之细让人钦佩。

  上世纪80年代初,黄国强看到越来越多的变化在无锡发生,那时他就想着应该为这座城市留下些什么。“南门头、牛弄、龙船浜、大成巷……几十年来,我看到一个地方快要拆了,就要去把它拍下来,等到建好之后我再去拍一张,前后变化之大一目了然。”老人坦言,这样的“工作”直到现在还在坚持着。

  小小无锡城,地图说变化。翻开黄国强的“地图册”,从1980年到2018年,各种无锡交通旅游地图应有尽有,有意思的是,1980年的地图是8K纸大小,显示范围基本只包括如今的梁溪区,1991年改为2个8K纸大小,2010年变成4个8K纸大小,2018年又扩大到5个8K纸大小。“随着‘三高’高速、高架、高铁的延伸,城市经络逐步打开,地图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细。”老人形象地说道。

  除了照片对比、收藏地图以外,黄国强还有一个“千日之功”:从1980年开始,他将以《无锡日报》为主的关于我市市政建设的重大新闻一一剪下收集成册。从1992年金匮路通车到2002年金匮路变太湖大道再通车,从2002年火车站南广场改造一新到2005年无锡规模最大立交桥“金城立交”通车剪彩,再到新生路扩建、环太湖公路开建、老一百在轰隆声中安然卧倒、五里湖飞架大桥以及本报6月27日《运河东路周日起大修》等,一张张报纸从黄到白在指尖跳跃,城市建设的足迹映入眼帘。

  (顾庆赟)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