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67岁的她孝老爱亲 生活困难还收养路边弃婴
2018-07-10 15:3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昨日从惠山区获悉,67岁的王琴芬虽然命途多舛,却在生活中上演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令人唏嘘。据了解,生于1952年的王琴芬是惠山区长安街道长乐社区的一名普通村民,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几十年来始终践行着对长辈、对家人的不离不弃。在多年前,她的儿子和丈夫先后患上先天性脑瘫,癫痫的后遗症,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善良的她还是收养了路边的弃婴。不仅如此,她还对年迈的婆婆悉心照料。命运对于王琴芬来说是不公平的,但是她并没有放弃,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家庭成员过上好日子。30余年来,她孝老爱亲事迹感动街坊,提起她左邻右舍纷纷竖起大拇指,说她有美德,是“最美家乡人”。

  不幸接踵而至,她对亲人不离不弃

  “女儿有了自己的家庭,儿子在托养中心,现在最担心的是我家老头子了。他每天要吃药,经常住院,我快70岁了,还要去工作”。昨日,王琴芬平静地说着她近期的计划。生活的苦与难,到了王琴芬这,好像就变成了一件件“小事”。尽管养家的重担压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但善良的王琴芬还是收养了路边的一名女弃婴,李萍(化名)在她细心照料下长大成人。高考结束那年,李萍考上大学,懂事的她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便纠结着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王琴芬。王琴芬得知后二话不说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供其上大学。李萍也没有辜负王琴芬的辛勤付出,毕业后,她顺利找到工作,补贴家用。在谈婚论嫁时,李萍和男朋友默默领了证,却没有办婚礼。直到经济情况允许,才在今年5月份办了酒席。

  王琴芬26岁遇到了在配电厂工作的李惠清,同年,两人结婚生子。没过多久第一个孩子李贤在全家人的期盼中出生,但王琴芬发现,当别人家的孩子会翻身时,她的孩子没有动静;当别人家的孩子会走路时,她的孩子依旧没有动静。经过医生诊断孩子患上了重病,“先天性脑瘫”这五个字如同大山一般压得王琴芬喘不过气。两年后,王琴芬与李惠清的小女儿出生,也被确诊为“先天性脑瘫”,没多久孩子不幸离世。1988年,王琴芬丈夫因工受伤,住院治疗2个多月,却患上癫痫的后遗症,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想着家里脑瘫的儿子、70多岁的婆婆,王琴芬有种天塌下来的感觉。但朴实的王琴芬却暗暗下定决心:“不放弃,自己要扛起整个家。”

  不向生活妥协,孝老爱亲获赞誉

  “婆婆93岁的时候走了。”说起婆婆,在王琴芬的印象中就是“坚强、善良”。她说,婆婆经常把尊老爱幼放在嘴边,情愿自己冷粥冷饭也要给孩子们最好的。婆婆的言行指引着王琴芬,孝老爱亲就如同两代人骨子里的基因,一代传承一代。尽管遭遇种种坎坷,王琴芬却没有向生活妥协。为了照顾家庭,王琴芬起早贪黑的劳作,精打细算的生活。白天,到厂里负责烧饭、打扫卫生,空闲一点了,就给别人家里打扫卫生。下班了,到田间地头,照料自家的2亩地,插秧割麦、种油菜……当街坊邻居都用上收割机、压谷机时,为了省下那几百块钱,王琴芬仍旧用自己的双手做着最累的农事。

  现在,王琴芬的儿子住进了洛社残疾人托养中心。王琴芬时常会买些饼干、糖果等小零食去看望儿子,顺便看看托养中心的孩子们。去年过年,接儿子回家时,工作人员给王琴芬一个信封,里面是1000块钱,那是王琴芬儿子做手工活赚来的。面对儿子的这些改变,王琴芬提着的心也终于落了下去。王琴芬孝老爱亲的事迹感动着街坊邻里,她先后入围区2015年度精神文明新人新事、获2016年度“中国好人”候选,她的家庭也被当地政府评为“长安街道家风家训示范家庭”。(记者黄振)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