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办名院建名科增名医 无锡更高标准"优供给"
2018-06-21 09: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21日讯 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希望工程。“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对一个人来说,健康是“基本需求”;对一个家庭来说,健康是“幸福底色”;对一个地区来说,健康是“关键要素”。

  昨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全局性部署、全方位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会议传出喜人消息,我市将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着力补短板,以更高标准“优供给”——办名院、建名科、增名医,加快提高无锡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水平,共同创造无锡人民健康幸福的美好生活。

  梳理问题健康无锡需着力补短板

  这次大会对健康无锡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详加梳理。当前,我市做好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仍面临着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服务水平不够适应、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健康理念不够普及等多方面问题。

  会上公布的一系列数据直击短板:目前市儿童医院床位与门急诊量的比值仅为1∶3074,医疗服务能力与儿童看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市妇幼保健院作为我市仅有的一家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占地仅31亩,是全省占地面积最小的妇幼保健院,与三甲标准要求的100—150亩规模相去甚远;全省现有16家临床医学中心(创新平台)建设单位,无锡尚无1家;全省50个重点学科(实验室)中我市仅有2个,在西医类别还没有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部分领域甚至没有省级重点专科;目前无锡医疗卫生界入选省“特聘专家”“双创人才”“双创团队”都还未实现“零的突破”。

  缺顶尖医院、缺一流专科、缺领军人才,成为当前我市医疗卫生领域发展最突出的问题。

  破解之道更高标准“优供给”

  面对一道道关涉市民健康生活的“必答题”,一份健康无锡建设的答卷亟待填写。大会明确,我市将实施“三名”战略,办名院、建名科、增名医,以更高标准“优供给”。

  一系列好消息振奋人心:我市在硬件上将出“大手笔”创建几所在全省乃至全国“排得上号”的一流公立医院。根据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的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优化方案,我市将做强做优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积极推进市精神卫生中心二期项目建设,通过异地新建、资源置换等方式加快改善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院环境,提标建设疾控、急救、血站等公共卫生机构。

  学科建设将更受重视,通过深入实施省市“科教强卫”工程,扶持一批重点实验室、转化医学中心、精准医学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医学科技创新平台。

  未来,我市将打造聚才“磁场”,深化医教协同,建成5—10个高水平国际国内医务人才培养合作基地。“太湖人才计划”将把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纳入其中,培育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临床医师、高层次的医学领军人才、高素质的基层实用型全科医生。另一方面将进一步营造留才环境,探索实行公立医院院长绩效年薪制、医疗卫生机构高层次人才协议薪酬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绩效奖励。

  合力建设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健康无锡建设是一项全局性、整体性、跨领域、跨部门的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我市将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更深层次“促医改”、更大力度“治未病”、更实举措“兴产业”等方面发力,积极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医改进入深水区,我市将加大财政对医疗的保障力度,促进公立医院“以服务补医”;深入推进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在医联体内探索实施医保费用打包支付、结余留用的总额管理政策;强化短缺药品市级供应保障能力,严查“大处方”,规范用药行为。

  目前,市民整体健康理念还不强,“治未病”需更大力度推进。我市将抓好疾病防控,探索将部分二类疫苗纳入基本医保范围;分众研究、分类施策抓好妇幼、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和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让医疗健康服务更具针对性适用性。

  与此同时,我市将以更实举措发展医疗医药、智慧健康、健康养老、体育运动、健康食品等相关产业,推动合力建设健康无锡,到2020年努力建成“健康江苏新高地”、到2030年努力建成“健康中国无锡样本”。(记者朱冬娅)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