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无锡一棉:“织梦”实业百年老厂“正青春”
2018-06-19 09:1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19日讯 正如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企业的发展也可以印证历史的进程。时代大潮中,40年似水流年转眼而逝,在我们追溯“改革开放”的无锡历史时,无锡一棉无疑是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峰。

  回首一路行来的印记,无锡一棉纺织集团董事长周晔珺直言:“从当初的中国民族工业典范,到现在的全球最大紧密纺纱生产基地,历史的年轮走过了99年,其中最为激荡的还是改革开放这40年。”

  功到自然成,无锡一棉让世界认识“中国造”

  走进无锡一棉长江车间,Burberry、LOUIS VUITTON、Herm s、CHANEL、Armani、Gucci、Dior等几十种国际一线奢侈品牌商标贴满了整整一面墙,不言而喻,这些大牌都是一棉的顶级客户。

  无锡一棉是如何与这些“大牌”接上头的呢?从党委副书记毛鉴新的话中,我们找到了答案。“上世纪90年代,一棉同日本尤尼契卡公司、马来西亚东丽公司甚至欧洲等企业一一对标,产品品质得到质的飞跃,只是1993年之前一棉没有自营出口权,所有棉纱全部代理出口,很长一段时间,国外面料厂商只知道‘TALAK’商标,不知道无锡一棉。”毛鉴新说,1993年以后,一棉摆脱了“曲线救国”方式,一方面积极参加欧洲和北上广纱线展,一方面照着国外企业通讯录发传真毛遂自荐,由此,意大利、英国、法国的一些大牌面料商接触到了“TALAK”的“老本主”无锡一棉,从寄送样品到参观车间,外国人感觉“very good”,无锡一棉就此进入了一线品牌供应商俱乐部。

  说起“TALAK”的起源,这里面还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下子获得首批自营出口权的一棉遇到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困扰:没有自己的国际品牌。“没有品牌,酒香也怕巷子深。”一棉织造事业部部长张波今年4月份刚刚退休,他抬了抬眼镜,回忆起创建品牌的故事。

  1995年,日本三山株式会社找到江苏省纺织工业厅,希望寻求一家企业为他们提供做袜子用的羊绒棉面料,只要能生产,价格好说。当时无锡一棉和苏州、南通纺织厂的业务员都在现场,为了不错失机会,过去从来没有做过羊绒棉面料的一棉还是大胆地接了下来。大胆的决定并非盲目,一棉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到毛纺厂学习取经,通过多次试纺后大获成功,产品不仅获得了日本客户的青睐,还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

  “首批羊绒棉纱出产后,运至上海海关报关出运,因难以辨别与普通棉纱的差别,且报价比同支棉纱高出10倍,海关误以为有洗钱之疑,暂拒放行。”张波回忆,后经一棉和日商双方说明详情,并由海关请专业机构检验后才准予放行。

  “后来这家企业提醒我们,产品质量这么好,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打开更大市场。”张波说,经历了这件事情,一棉深刻感到打响品牌对一个公司来讲至关重要。

  1994年至1995年间,一棉尝试用中文“太湖”向日本申请商标注册,却因日本有“太鼓”商标,读音相近而没有成功。经过几番讨论,一棉最终决定以“太湖”英文“TaihuLake”为基础素材,向全世界打出了“TALAK”品牌商标。1999年“TA-LAK”商标在香港特区以及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等50余个“马德里条约”国注册,2001年又在美国注册。至此,无锡一棉自营出口形成了全球性的销售市场体系。

  从“购买技术”到“走出国门”,历经99年归来仍是青春“少年”

  时间回到改革开放前夕的1978年,建厂近60年的无锡一棉此时已有纱锭92512锭、布机1016台,尽管规模位列全国大型纺织企业序列,但设备用的还是解放前的。是安于现状还是主动突围?一棉再次做出抉择。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半年后,无锡一棉率先举办了全国棉纺织行业第一个来料加工补偿贸易项目,从瑞士、日本、意大利、德国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5920锭全流程纺纱设备和部分织造设备,新建了纺三车间和织二车间。意外的是,这些“洋玩意”无意中给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带来了重大转折。

  1980年,江苏省纺织工业厅有意让“洋机器”生出“土娃娃”,专门组织了一批机械专家到一棉调研,调研的方式就一个字:拆!“大方”的一棉挑选出一台台进口的清棉机、梳棉机、粗纱机、细纱机、络筒机,来自全省各地纺织机厂的技术员像解剖麻雀一样把它们一一拆开,消化吸收。5年后,中国纺织工业部更是拨款100万元,委托一棉进行“棉纺全流程成套新技术”工业性试验,1988年,试制样机转入批量生产,迅速提升了中国纺织机械制造水平。

  回顾历史,这家百年老厂总是在比学赶超中实现自我革新。

  上世纪90年代末,紧密纺纱技术在全球纺织领域刚刚问世,用这样的工艺纺出的纱不仅强力高,而且有害毛羽少,一向要强的无锡一棉自然不想与这样的先进技术失之交臂。

  时任厂长李光明在一次上海纺机展览会上见到了德国公司用紧密纺技术生产出的棉纱样品,决意引进。但在交流中,对方表示只考虑整机输出,不考虑改造设备,面对高昂的投资成本,一棉无奈忍痛放弃。2年后,双方再次在展会相遇,这次李光明硬是把德国公司总裁拖到一棉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双方磨合半个月后,终于在德国公司帮助下改造出一台属于一棉自己的24锭紧密纺样机。第二台、第三台……紧密纺技术很快在一棉国产细纱机上全部嫁接成功,一棉一举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紧密纺生产厂家。后来人评价,无锡一棉能有今天的成绩,这步棋无疑是重要的“胜负手”。

  2000余名员工、60万纱锭、500台织机,高档纱线一年产量3万吨……得益于高效管理与智能制造的双轮驱动,相比上世纪80年代初,一棉员工人数减少四分之三,但生产规模却扩大了五倍。

  作为无锡国有企业“走出去”的第一个项目,借助“一带一路”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倡议,2017年,一棉将投资目光瞄准了远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今年1月,埃塞俄比亚纺织项目奠基仪式在德雷达瓦工业园正式奠基,标志着无锡一棉开启了新纪元。

  智能化车间。(顾庆赟摄)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接续光荣与梦想

  追求卓越、永续辉煌,是一棉全体职工的光荣与梦想。一家历经日寇轰炸,军阀抢占的实业工厂,何以屹立百年?靠的是“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维新变革”的创新理念、“勤俭守业”的节约观念。

  今年64岁的许有庆和很多老职工一样在无锡一棉工作了一辈子。1970年8月,许有庆从无锡东新中学毕业后直接分配进无锡一棉(时为国棉一厂)工作。“当时国棉一厂是无锡最大的国企,能进到这里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刚进厂,17岁的许有庆被安排在小修机间,从车工做起,一边向自己的师父高玉梅请教,一边看书自学识图。三年满师后不久,许师傅做上了小修机间的班长,后又历任纺三车间技术员、气流纺车间主任、纺二车间主任等职。

  历史走到1998年,一棉招聘了一批大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许有庆被安排干起了“传帮带”的工作,现任一棉总经理助理的季承就是那时候招进厂的。从无锡轻工大学毕业后,季承直接到了无锡一棉工作,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跟着许有庆开始了工匠“继承”之路,一干就是20年。

  “一棉的发展理念就是传承+创新,自己从普通纺纱工人做起,慢慢独当一面成为技术员、管理人员,这里面的成长与师父的用心传授是分不开的。”季承回忆,进入管理岗位后,自己感觉已“学有所成”,结果盲目乐观给生产带来了麻烦。“一次,我把250㎜的锭带盘放到了只能装配200㎜的纺车上,导致近10吨的纱出现了错支。但师父对我很宽容,没有严厉批评我,还主动承担了责任。他告诉我,纺纱是个精细活,一点的差错就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季承感慨道,20年来,自己不仅跟着师父学技术,同时还学到了一丝不苟的做人道理,师徒传承就是从每天一点一滴的实践中累积起来的。“2010年至2015年,一棉开发生产的特高支精梳纯棉紧密纱通过江苏省经信委鉴定验收,填补了国内空白,5年的汗水里同样流淌着一棉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

  具备工匠精神的企业必定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团队,无锡一棉之所以能够保持生命常青,同样得益于团队追求卓越的“精气神”,周晔珺说,为激励员工劳动热情,一棉每年用于劳动竞赛的奖励就达100万元。“一棉坚持公平公正、唯才是举,许多虚心肯学的年轻人都提拔到了重要岗位,正是有了一丝不苟、薪火相传、团结互助的老传统,一棉才得以航行百年,风正帆悬。”

  【掌舵者说】

  “没有夕阳的行业,只有夕阳的企业。无锡一棉在很多年前就立大志、谋大业,要争做全球一流的纺织工厂,百年企业长盛不衰靠的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靠的是在与时俱进中薪火相传,现在传承的接力棒交到了我的手上,我要做的事就是连接岁月之交,延续百年辉煌。”——无锡一棉纺织集团董事长 记者周晔珺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