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10日讯 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最近收到一封来自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三名应届毕业生的公开信。学生们表示,他们拍摄了一部关于无锡道教音乐的纪录片《虎与道》,希望更多人关注和重视这一出产于无锡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无锡道教音乐能够得到更多、更好地推广。5月7日,市非遗中心将这部长达25分钟的纪录片在官方公众号中推出,为同学们打call。纪录片播出后在同学们的朋友圈传开了,并收获一片点赞。
主创者之一的戴思维告诉记者,他和另外两名同学所在的文化创意学院开设了诸多与非遗相关的课程,大家在课堂上汲取了许多关于非遗的知识,并对无锡地区的非遗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在准备毕业设计期间,他们格外留意了无锡地区非遗的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了调研。从指导老师郭蕊那里,他们了解到无锡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道教音乐历史悠久,但现阶段的传承发展出现了乏力的现象。
“道教音乐有别于其他非遗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通过口头、表演而产生的文化,没有产品一类的实物来支撑,而且跟昆曲等非遗项目相比,它受众面窄,且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只有举行仪式的时候人们才能接触到,所以得不到有效推广。”戴思维说,同学们决定通过拍摄视频,在能力范围之内抢救和研究无锡道教音乐,经过半年的策划、拍摄、制作,纪录片《虎与道》终于问世,并在毕业答辩中获得了“优秀毕业设计”的荣誉。
记者打开纪录片,一开场向观众展现的便是2017年12月29日无锡惠山张中丞庙内进行的一场罗天大醮。镜头中,肃穆的道士吹拉弹唱,演奏着斋醮科仪中不可或缺的道教音乐。纪录片的主人公是道教音乐的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伍虎勇,主创们通过郭老师的牵线,拜访了这位传承人,与他进行深入的接触和交流,让大家了解更多行业内的故事。
“伍师傅不善言辞,他的家也很朴实,但小小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与道教音乐有关的书籍、法物、道袍等,一个文化守望者的形象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戴思维介绍,主创团队还采访了伍虎勇的徒弟,以及其他道教音乐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力图呈现无锡道教音乐的发展现状、传承人真实的生活日常,以及相关人物为道教音乐发展付出的努力,呼吁大家重视这项非遗的传承。
市非遗中心负责人在收到学生们的信后,第一时间将《虎与道》这部纪录片推送到了公众号里,并表示三位学生对无锡道教音乐的认知和理解,比想象来得更丰满、更具体,这得益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得益于他们有一位关注无锡本土文化的师长,希望更多高校师生能走近无锡非遗、研究无锡非遗。(记者陈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