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3日讯 挥别四月,步入五月,天气也跟着变换“戏码”。回看四月,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雨中度过,这与往年的情况差不多,没有什么意外。真正叫人印象深刻的是“上蹿下跳”的气温,时而“凉凉”,转眼又“暖暖”。经历了四月的气温“满30减10”的“过山车”模式,五月的气温算是渐渐稳定了,但雨水却开始任性起来,下或不下,雨大或小,有点难捉摸。
假期结束,五月降雨多送爽解闷热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每年五月的降水要比四月的更火爆一些,这是因为时下是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随着气温的升高,天气越是闷热,越是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强对流天气的表现形式也就越剧烈。气象台曾预告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基本上会“泡汤”。结果,雨水很任性,硬是憋着没有“哭出来”,气温却是一个劲地飙到了“3字头”。一直到小长假最后一天的傍晚,这场事先张扬的阵雨终于来了,声势还不小。这也印证了老话“白天热过了头,晚上往往逃不过强对流”!根据市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这场最大雨量出现在华庄,达到41.7毫米,险些就成了暴雨。
节后上班第一天,天气已经逐步有所好转,至于气温,弱冷空气给前期高涨的温度浇了点凉意。昨天白天最高预计在24℃左右,闷热缓解、清凉回归,人体感觉明显舒服点了。从目前资料来看,今明两天锡城将以云系变化为主,气温变化不大,最低在13℃-14℃,最高在25℃左右,其实很多人都喜欢这种比较凉爽的天气,不算热也不算冷,正是暮春和初夏接替的时候,也是锡城最舒服的月份之一。更好的消息是,本周只用上三天班,后天又是周末。这两天没有春雨绵绵、春寒料峭,梅雨闷热、酷暑盛夏也还未至,呈现给我们的是繁花正好,一片片骄人的绿,一团团傲慢的紫,一簇簇冷落深沉的品蓝,一朵朵妩媚娇艳的丹红,像是无心的油画颜料,随意地而又似有意地混杂在一起,大家可以趁着好天气到郊外、公园走走,感受春末的美丽景色。正如陆游在《暮春龟堂即事》中写道,“雨后千叠暮山绿,花落一溪春水香”,花已开好,只等你来。
“魔咒”奏效,双休日又将进入雨水模式
虽说周末以前主打晴好天气,但“双休日下雨”的“魔咒”又要奏效了。预计5-7日,锡城将开启多降雨模式,其中6日雨量较明显,气温继续有所下降。说到降雨,每年春夏之交的时候,很多市民要吐槽气象部门对降雨的预报不准。市气象台气象专家表示,强对流天气是指雷暴、冰雹、龙卷风、雷雨大风和飑线等剧烈的天气现象,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目前气象部门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测确实是各类气象预报的“软肋”,而且范围、尺度越小的天气系统预报的提前量越小。这是因为短时强对流天气在时空上生命史短,来去匆匆,尤其是短的暴雨天气过程也就几个小时。“雹打一条街”“雨隔一条街”都说明了这一难点。尽管这个时节的雨水任性,也可能常常迟到,但一般不会缺席。
进入5月,我们将迎来一位访客——“汛期”。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而它的最大贡献者就是降水。经历了“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四月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之后还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雨水的“戏码”会越来越多,接下来大家可以感受各种雨的形态。不过下雨也不是没有好处,就像这个五一小长假,没有雨的锡城最高气温又被抬高到了“30℃+”,热出了今年以来的“新高度”。此前的“温暖如春”已经更接近“炎热如夏”,大街上已经基本是短袖的天下了,遮阳伞、防晒衣、遮阳镜也已经纷纷“出动”,微燥的初夏已经款款走来!一场降雨过后,略显闷热的天气得到缓解。这种“竹香新雨后,莺语落花中”的清新似乎还停留在眼前、耳边,是一种“轻寒薄暖暮春天”的清凉感。
(记者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