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3日讯 无锡籍著名建筑师、著名园林规划设计师李正于去年2月14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逝世,享年91岁。李正在长达60多年的造园实践中,参与了无锡80%以上的园林保护修复和营造建设。为纪念先生逝世一周年,昨天,由市政和园林管理局、市文旅集团、市风景园林协会等单位发起,在中国杜鹃园举行“‘造园意匠’——李正先生造园艺术学术研讨会”暨“李正先生事迹纪念碑”揭碑仪式,业界人士、李正家属及生前好友到场追怀。
李正(1926-2017),字勉之,无锡人,宋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李纲第三十三世孙。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教授。1949年,李正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后历任浙江大学、同济大学、苏南工专等教职,遍结桃李。1958年,李正调回家乡,开启了在无锡的造园实践。昨天,在先生设计的代表园林、获得了国家优秀设计一等奖的——杜鹃园,面对醉红坡,他的众多生前友好以“李老总”开篇,回忆着他的点点滴滴。李正生前曾任职市园林局、市建委,德高望重。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李老总”,既是对他业绩的肯定,更是对他本人的敬重。
怀念李正的造园故事、造园艺术,为李正立碑是家乡无锡纪念先生的最好方式。“李勉之先生事迹纪念碑”敬立于杜鹃园枕流亭,镌刻了李正的造园实践:数度重修寄畅园,1981年构筑杜鹃园,1982年充扩蠡园、修复黄埠墩、再建鼋渚灯塔,吟苑、太湖仙岛、公花园、双虹园、梅园古梅奇石圃、薛福成故居东园、东林书院西园、梁韵阁……李正的作品遍及无锡园林的每个景区,甚至在日本、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也有他的作品,李正把中国园林艺术带向了世界。耄耋之年的李正,整理自己毕生的造园实践,出版了《造园意匠》《造园图录》,在园林界影响巨大。昨天的研讨会上,市政和园林局领导、园林专家朱震峻透露,“李正”作为一个单独的词条已被收入进中国的园林大百科全书。
在“李勉之先生事迹纪念碑”的两旁,各有一块碑,一侧碑刻是李正撷取明初大臣刘伯温的自省句“岂能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我心”作为座右铭,鞭策、勉励自己不断进取;另一侧碑刻是李正1981年手绘的《杜鹃园鸟瞰》图。“李正回无锡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营建锡惠公园”,市文旅集团副总裁孙美萍介绍,在短短一年里,李正用勤奋和智慧,为家乡第一座人民公园的建成开放交上了完满的答卷。李正在无锡造园,融入故乡深情,他因地制宜,出奇创新,感悟建筑与园林的空间环境关系,令无锡园林个性鲜明、灵秀生动,凸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李正的作品成了经典,先生将与无锡园林同在。(记者 张月/文 陈大春/摄)
借着“李正先生造园艺术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与李正有过交集的人们侃侃而谈——
段段回忆如拼图 还原大师造园人生
业界:他是造园技术“掌门人”
吴惠良是无锡市园林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无锡市风景园林协会会长,李正的老同事。他总结:“李正先生是我们的技术‘掌门人’。”李正造园成果丰硕,吴惠良认为与他认真自律的敬业精神和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分不开。吴惠良回忆,每有造园任务,李正必多次亲临踏勘地形,搜脉溯源,反复揣摩,酝酿过程费日良多,而一旦落笔,则胸中早已自成丘壑、景到随机。绘制规划设计图稿,他均是亲自动手,一丝不苟。工程开工后,又必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些人不理解说“你是大设计师,这样的小事何必如此认真”,李正依然事必躬亲,不肯放过任何细节。“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正因为有了李先生的认真,所以由他经手所造的园子,必然‘果能字字吟来稳,小有亭台亦耐看’。”
锡惠公园相关负责人感叹,李正的一生与事业和锡惠公园的创建、保护和建设以及公园的壮大发展紧密相连。李正的先祖北宋名臣李纲的祠堂在惠山,惠泉山是先生的魂和根,是先生园林学术的重要贡献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规建愚公谷开挖映山湖,到八十年代打理寄畅园再到后来修复东南部,“最杰出的是李老总为我们设计了两个花园,杜鹃园和吟苑,李老总贡献了莫大的心血和智慧,也为我们的风景园林,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今天坐享其成,陶醉在美景中,应该铭记和感谢李正先生的大师风范”。
友人:造园继承传统更勇于创新
无锡园林界新秀徐兵跟李正亦师亦友。徐兵眼中,李正“与众不同”:他非常清瘦,眉毛是白的,两眼瞪得很大,闪烁着光芒,看上去就是“智慧老人”的模样。令徐兵记忆深刻的是,当年为了澳大利亚的一个园林设计,年近九旬的李正背起图纸、笔记,在杜鹃园为徐兵他们现场讲解:哪里用了屏蔽、哪里用了借景、哪里开、哪里合……而今重返故地,徐兵感慨万千。他认为,不能因为李正在寄畅园修复、杜鹃园的营造上获得极大的成功,就把他的成就仅归之为“传统继承”,李正对中国园林贡献的最大之处,恰恰在于勇于创新,能将东方意境与西方现代表现形式进行和谐的结合,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从吟苑和鼋头渚里的一些景点就很能体会到这一特点。
蠡湖百米高喷处四季游人如织,但很少人知道距此不远处“隐藏”着一座小园林——寸园。寸园也出自李正之手,是他极少的私人园林设计。寸园主人宋绍方介绍,园子总面积600平方米,其中,院子的面积430平方米。要在这个特定的围合空间里实现建筑、假山、水池、花木有层次的关系构成,体现出中国园林“以小见大”“咫尺天涯”的神奇,实乃难事,李正做到了。在弹丸之地曲尽匠心,展现了李正精湛的造园技巧,宋绍方更见识了大师艺术创造的热情:“寸园主体建筑戏台一反江南园林建筑的传统,采用了拱形顶的结构,我理解为这是老人家深厚文化功底的体现,呈弧形的屋顶,更符合江南人柔和而谦逊的外表,而与之相配的更上翘的檐角,象征着温和下面蕴含的力量。这正是所谓内敛者的跋扈。”
家人:良好家风在子孙中传承
昨天下午,李正的夫人,李正的三个子女李群、李梅、李重以及李正的孙辈参加了纪念活动。李正的长子李群是位医学博士,他带着李正的长孙李可歆从美国回来。置身花开正艳的中国杜鹃园,李正家属感慨万千,李群希望无锡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造园人才,诞生更多优秀的传世作品。
李正的智慧和品格也深深影响了家中后辈。“爸爸奉行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原则。他生活俭朴,热爱生命,对待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他开朗健谈,风趣幽默,才华横溢,思维缜密,造诣深湛,为人谦和,待人诚恳。”“爸爸勇敢坚强,热爱生活,始终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爸爸感情丰富,深有爱心。他孝顺长辈,关爱子女。他给我们讲家族的传承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李正有三个孩子,他亲手给孩子们做玩具,辅导孩子功课,跟孩子们一起做智力游戏,陪伴子女学习与成长。在李群看来,父亲的谆谆教诲和他的优秀品质如同他留给世间的美丽花园一样,也将永远传承在他的子孙后代中。
李群透露,昨天上午,家人已将李正先生的部分骨灰安葬在了无锡湖景公墓,而这也是先生的遗愿。落叶归根,李正把他的作品永远留在了故乡,而他也将与家乡的青山绿水相伴。 (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