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无锡经验在南北共建园区中融合生根成为样板
2018-03-21 09:0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3月21日讯 华灯初上,近100平方公里的无锡—新沂工业园灯火璀璨,这里已发展成为富有现代化气息的产业新城。而为这片土地带来深刻变化的正是江苏统筹区域发展、加快苏北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南北共建园区。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把各地比较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作为省政府最早批准的南北共建园区之一,锡沂工业园启动建设12年来,努力践行区域协调发展大计,去年5月获批全省南北共建园区中首家省级高新区,让合作共建再添如椽之笔。在最近的一次考核中,锡沂高新区更是排在全省44个县区级共建单位中首位,为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超前规划“引凤凰栖”

  新沂地界,有一条双向六车道的柏油路笔直地往南延伸,这条路的名字叫珠江路,它是锡沂高新区内的交通要道。虽然工业区运输量逐年增大,但交通干线的早早布置,让规划没有丝毫落伍。

  “当时,新沂的工业区理念仍停留在圈一块地就干的初级阶段,按照国家级高新区的标准设计,一下打开了新沂人的视角!”从规划之初就在锡沂高新区工作的新沂本地干部刘鲁平评价当时无锡方面在锡沂工业园的角色。

  事实的确如此,前期的无锡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以无锡方为主。为了完成“投资者还没进来,就已绿荫成行、道路平坦、基础设施到位”的设想,锡沂双方先期出资3.86亿元,先后编制了总体规划并完成前期基础设施建设。

  园区的雏形有了,无锡方又提出要提前建设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筑巢引凤”。“企业落户难道不是从划拨土地开始的吗?”刘鲁平告诉记者,无锡方的这个提议在当时再次炸开了锅。而实践证明,这些具有预见性的做法,使得后来的工作变得轻松许多。“一方面高标准的基础设施成了招商引资的‘敲门砖’;另一方面,企业异地扩建或重建会考量搬迁成本和投产时间,来一个企业造一座厂房,不仅难以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也增加了新进项目的不确定性,企业出于综合考量必然会选择能‘拎包入住’的地方。”

  “传帮带”带出一线产业工人

  牛贤威是锡沂高新区江苏东联重工的操作工。2013年以前他一路从上海辗转到无锡工作,为的是离家近一些。当江苏四达重工宣布在新沂扩大产能时,牛贤威第一个报名“随厂回家”。“厂里培养我,专门请了师傅到新沂教我操作数控激光切割机,这类机器全新沂只有一台。”牛贤威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意,“我是独子,父母年纪大了,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如今每天十来分钟就能到家,4000多元的月收入一点儿也不比外面赚得少。”

  众多打工者从“候鸟式”迁徙变成在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成为锡沂高新区工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据统计,目前高新区从业人员1.96万人,其中半数以上都是新沂本地人。

  “产业工人是企业的生命力,只有工人好企业才会发展好!”江苏四达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焦健深有感触:“我们从全国各地招聘‘老师傅’到新沂,用‘传帮带’式培训将本地年轻人培养成产业工人,希望能将无锡工商基因、产业强市的精神留在新沂。”提起今年工人的返厂率,焦健相当自信:“厂里的工人过完年,不仅自己要来,还会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来。”

  “门当户对”招商打造园区产业链

  走进新沂市展示馆内,巨大的LED屏上“正在崛起的装备制造”这几个字扑面而来,展示台上摆放的是高新区内江苏锡拖农机生产的收割机。作为新沂地区第一家高端制造企业,江苏锡拖将徐州叉车推向了全国。

  2016年6月,韩建中挂职新沂市副市长、锡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后,带领着无锡招商小团队拜访了国内外企业152家,组织81家企业实地考察新沂投资环境,一年半时间完成签约项目8家,其中投资额10亿元的智能线缆项目1家、50亿元的融创绿色智慧小镇项目1家、百亿元的航空小镇项目1家,总部经济5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是走南闯北的供销员。”

  在不断地谈判中,无锡招商团队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根据自身条件“门当户对”地招商引资。既要避免“捡到篮子都是菜”,也不要指望短期内过于“高大上”的项目落户。“锡沂高新区的条件还不够,承接不了要素资源集聚的重量级项目,还是应多考虑把优质中小投资者吸引来。目前在谈投资意向明确的项目有协鑫综合产业、同捷汽车、日本住化等10个。”韩建中表示,未来园区将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强力招商,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形成产业链。(吴旻昊)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