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5日讯 3日上午,无锡市第十六届志愿者活动月暨梁溪区第三届志愿者活动集中行动在南禅寺广场举行,来自市、区的志愿服务团队提供近30个服务项目。其中,本报2月27日A7版《突遇落水者,他奋不顾身跳下冰水》一文报道过的勇救落水少年的无锡蓝天救援队格外引人注目,救人的队员李用鹏从预备队员身份被特批为正式队员。
据了解,并不是所有加入蓝天救援队者都能成为正式队员,需要从志愿者做起,通过考核后升为预备队员,然后才有可能成为正式的,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一年半。李用鹏因为救人时出色的表现,仅用大半年就成了正式队员。尽管活动当天,广场上许多市民都认出了李用鹏,但他仍是那个有点腼腆、寡言低调的小伙子。他的父母是在他救人两天后才得知的,母亲对他承担的危险表示了担心,他父亲的反应则较为平静。李用鹏表示,救人只是一个过往的经历,成为正式队员后,他需要掌握的技能会更多,训练强度会更大,也许会碰到更危险的情况,但他仍会义无反顾。
蓝天救援队蓝盔突击队组长陶俊勇介绍,事发后短短几天内,志愿者群里一下就新加入了几十人,都是被李用鹏感动、也想奉献社会的热心人。蓝天救援队的救援行动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但背后队员们的付出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很多人达不到相关要求,所以正式队员不多,到现在只有55名正式队员。陶俊勇是无锡最早加入蓝天救援队的元老级人物。然而长时间、高强度的志愿服务也对他的正常工作产生了一定困扰。从2009年到现在,他换了不下四次工作,都是因为工作时间与救援有所冲突,他却坚定地选择了后者。为了腾出更多时间参与训练和救援,他往往主动加班,用加班时间换取志愿服务时间。像陶俊勇这样的队员很多,身为企业老板的队员“邦德”,哪怕在跟客户谈判时接到救援电话,都会毫不犹豫地中断。
除了对时间有要求外,因为蓝天救援队是纯公益性组织,所以队员们都是“义务劳动”,没有丝毫的报酬。救援装备却价格不菲,队员需要自掏腰包。还有一些设备因为价格很贵,只能靠借。例如用来展示急救知识的假人,队员们是找120急救中心借的,平时训练、救援时使用的潜水装备,也是水警借给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