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1日无锡讯 3月1日,无锡市滨湖区荣巷街道人武部、团工委联合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数十名来自社区、街道机关部门和辖区科研院所的志愿者,在街道门前道路一字排开,进行理发、修补、配钥匙、量血压、测血糖和政策法规宣传等,来自居民中的志愿者成了当天学雷锋日的“主角”。其中,2016年度无锡“好人”、聋人鞋匠陈国兴摊位前,等候修鞋的群众排起了队。
在桃源社区的桃园新村门口,有个不起眼的修鞋摊,已摆了20多年,为周围居民服务了20多年,这就是陈国兴的摊位。街坊们都喊他“哑巴”,没有歧视的意思,反而充满亲切感。大家提起他就会竖起大拇指。
修鞋摊对面有家烟酒店,老板娘汪花女是其“代言人”,因与陈师傅交流不方便,很多时候媒体采访都要依靠她的帮助。一声招呼,大伙儿都围过来,你一句我一句地夸“哑巴”,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谁家有老年人搬不动煤气罐,或是煤气灶坏了,陈师傅就会去帮忙。有时他自己买了配件,还不收人家一分钱。看到老年人提东西累了,主动上前帮忙那也是常有的事。”附近几名老阿姨认识“哑巴”许多年了,每天习惯看着他给客人打鞋钉、磨鞋跟。“十几年前收一块两块,现在还收那么多,他修过的鞋,特别牢固耐穿。年纪大的老人来,他都不收钱。”
居民们介绍说:陈国兴出生于1947年,夫妇俩都是聋哑残疾人,退休早,且退休工资低,因当时儿子尚未成年,为支撑起这个家,才在新村内摆了个修鞋的摊位,由于多数是为小区的居民修理,很多时候都是收个成本价,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现在夫妇俩都70了,虽无大病但身体大不如前,因家中经济条件不好,儿子40至今未婚,且2016年单位效益不好失业在家。
修鞋摊摆在社区一块宣传栏的后方,上方刚好有个顶棚,可以挡雨。一名老阿姨拿着一双球鞋过来,鞋的后跟磨坏了,需要补一补。陈国兴拿起一块橡胶,照着后跟剪好样子,然后用胶水粘上,再用刀切去凹凸不平的部分。不一会儿,两个鞋跟都补好了。他摊开一只手,表示收5元。“泰康新村同样的活儿要8元呢,他干活好收费又便宜,所以周围邻居都找他修补”,老阿姨很满意。又有一名居民来修拉链,陈国兴直接给换了一个新的,然后摆摆手,示意不要钱。
他的一双手上布满老茧和裂痕,是多年修鞋落下的“职业病”。老邻居们的喜爱,让他放不下这个摊。桃源社区副书记沈志红表示,这么多年来,陈国兴一直是社区的志愿者,只要有活动,他都会主动参加,免费给大家修鞋。“他家里条件不好,儿子还没成家,却愿意放弃赚钱的机会,抽时间做志愿者,很难得”,沈志红说,附近还有好几个修鞋摊,但是大家最喜欢的还是陈国兴的,在不少居民心里,这个无声的鞋摊已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