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无锡母子暑假闯天路 20天骑行2200公里
2017-09-01 10:0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无锡“母子档”暑假闯天路

  中国江苏网9月1日讯 这个暑假,无锡市民奚燕静带着14岁的儿子周瑀烨前往西藏,没开汽车,没逛景点,带着两辆自行车两个包裹,20天骑行2200多公里,来到了拉萨。2014年,奚燕静开始让儿子进行“暑期流浪”,没想到今年暑期母子俩有了住工棚、啃大饼的川藏行难忘记忆。

  缘 起

  儿子三个理由 老妈一锤定音

  “老妈,今年暑假我们去骑行川藏吧”,今年年初的一天,周瑀烨突然和妈妈说。“可以啊,只要你能坚持得住”,正在做家务的奚燕静不假思索就答应了。起初奚燕静没放在心上,但之后的每天,有关川藏线的讨论总会成为他俩的话题。奚燕静心想:莫非这小子真要去骑趟川藏线?

  多年前,奚燕静是一名公司白领,在参加了几次运动网组织的骑行活动后,她爱上了骑行。后来因为骑行的爱好,她从单位辞职,做起了全职妈妈。“喜欢骑行的道理很简单,除了能看到很多人看不到的美景外,更多的是一个人在骑行时,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帮你,只能靠自己,这让人能冷静下来思考很多问题,以前很多想不通的事情在骑行之后就会变得云开雾散。”

  14岁的周瑀烨就读于大桥实验中学初二,身高一米七五,体型壮实。他走进骑行的世界正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小时候儿子在同龄人中属于偏大型的,饭量也大,而且不爱运动,骑行的初衷是想让他锻炼身体。”奚燕静说,周末时,她会拉着儿子一起骑行。10公里、20公里,50公里……没想到儿子都能渐渐适应,尤其是一次从无锡往返苏州的100公里长距离骑行,儿子没有任何不适。于是,一个新的念头在她心中产生:儿子需要来一次更长距离的骑行。

  2014年的暑假,奚燕静带着儿子骑行青海湖。奚燕静说,在所有骑行爱好者的心目中,西藏拉萨是一个终极目标,但那里海拔高、高原反应大,孩子可能一下适应不了,所以选择海拔低一点的青海湖较稳妥,这也为他以后去西藏打下了基础。5天骑行360公里,母子终于完成了环青海湖的艰苦之旅。

  在和周瑀烨一次深谈后,奚燕静被儿子给出的三个理由说服了。这三个理由是:今年14岁,迈入青春时期,想要有个仪式来庆祝自己踏入少年行列;年少有梦想就应去实现,流浪远方对今后的生活是一种历练;骑行川藏线也是对自己热爱自行车运动的一种肯定,对自己的追求是一种鼓励。她决定支持儿子的骑行川藏。

  准 备

  提前三个月拉练 锻炼毅力

  为迎接充满挑战性的川藏骑行,周瑀烨做足了“功课”。4月开始,他每周都会骑车拉练,进行体能训练。到了7月放假,基本每天都上惠山练习爬坡,用实际行动来强大自己的毅力。

  出发前,奚燕静和儿子做了一个约定,两人每天的总费用控制在150元之内,由周瑀烨负责每日的开支,并记录下每天的开销。为了让妈妈放心,周瑀烨还写了保证书:保证在川藏骑行的路程中不惹妈妈生气,保证不向妈妈发脾气,否则每天的日记加写200字。这也给奚燕静吃了定心丸。7月16日,母子俩乘坐了软卧动车从无锡出发前往成都,这段旅途成为此次“流浪”中最享受的时刻。

  行 程

  20天途经21地 骑行2200公里

  所谓万事开头难,7月18日的成都因为下了整整一夜的暴雨,到处都是积水,导致母子俩进城就碰梗了,不得不在水中推车,花了两小时才出城。虽然都是平路,全路程对于体力一般的人来说还是不小的挑战。周瑀烨状态不错,慢慢进入川藏线的节奏,一路领骑渐渐脱离了一起出发的15个人的团队。

  第一天从成都骑到了雅安,共骑了155公里,比原计划多骑了10公里,也没出现高原反应。紧接着,他们骑行了泸定—康定—新都桥—雅江—红龙乡—理塘—巴塘—芒康—登巴村—左贡—邦达—八宿—然乌—古乡—鲁朗—林芝—工布达江—松多—拉萨,全程用时20天,共骑行2200公里。在20天的“流浪”中,他们每天骑行上百公里,最多的一天骑行了15个小时,骑了180公里。

  波 折

  雨中险些走散 母子高原起争执

  通往西藏的路上风景优美,但他们经历了不少的艰辛。从理塘前往巴塘时,出门10分钟左右开始有雨,奚燕静知道,高原地区天气多变,下雨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还会夹着冰雹和雪,但只要过了这个区域就会稳定下来。于是母子俩选择冒雨前行。没想到当天天气来真格,骑了30多公里后,雨越下越大,而他们穿的冲锋衣只能防小雨。周瑀烨一直骑在妈妈前面500米左右处,奚燕静尝试在后面喊他停车也没效果了。好在周瑀烨不时会回头看看身后的妈妈在不在,于是奚燕静停车穿雨衣,可一抬头,儿子不在她视线里了。看到路上车子那么多,奚燕静有些担心,她拼命骑去追,可是前方完全不见儿子的踪影。她一路打听在旁歇息的车友,又累又急……

  再见到周瑀烨时已是20分钟后,他在一个檐壁下等妈妈,全身湿透,连雨衣也没穿。对于儿子的“我行我素”,奚燕静恼火不已。母子俩的第一次高原争吵就此开始……看着冻得瑟瑟发抖的儿子,奚燕静很心疼,强惹着怒气慎重告诉他:户外最重要的事是一不能断水,二不能湿身。

  感 动

  信守约定 不弃车、不推车

  一路上,有骑友半途放弃行程选择“搭车”,周瑀烨却从没有过这样的念头。从海子山下来需要穿过6个隧道。为防止赶夜路,奚燕静母子特意没戴头灯。隧道里没有一点光,加上这里又是抢劫高发地,当时她有些害怕。好在路上遇上了一名戴着头灯的湖北骑友,他们紧紧跟在他身后,一路上又碰到3名骑友,于是大家结伴而行。

  每出一个隧道就是一段上坡,领路的“大哥”有些力不从心,骑不动便下来推车,这时候其他骑友也下来推车。看到母子俩还在吃力地以“S型”扭上去,骑友们忍不住说:骑不动就下来推吧,别逞强了……看着儿子还在艰难的一圈一圈蹬着,奚燕静也紧随其后。后来,她问儿子为什么不下来推车,儿子淡然地回答:“那我之前不就白骑了。”原来,出发前母子俩“约法三章”:骑车进藏那就得全程做到“不推,不搭,不弃”,如有违规,则放弃行程并原路返回。其实,做这个约定时奚燕静自己心里都没底,“因为川藏路况不好,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做这个约定只是为了鼓气,没想到孩子一直把约定放在心上”,这让她有些意外,更多的是欣慰。

  收 获

  从容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在奚燕静看来,骑行让孩子变化很大:不任性,不挑食,更细心周全了,“比如说那次环湖骑行过程中负责每日的开支,他会去权衡很多,如果超期完成当天骑行路程,他就会犒劳自己一顿;如果前一天超支了,晚上就选择住25元一个床位的工棚,补前一天超支的空”。最让奚燕静幸福的是,骑行过程中她病了,儿子会照顾安慰她。在奚燕静看来,儿子变得从容自若这点最为可贵,在同龄人中也显得很是沉着。以前会因为一次考试失败而内疚不已,如今可以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学习中的挫折。

  在外“流浪”确实苦不堪言,但母子俩是乐天派,会自娱自乐自寻开心,每年的暑期“流浪”都会成为母子俩的固定节目。青海湖之行后的第二年,他们穿越了人间仙境年宝玉则无人区,第三年去了十大经典徒步之南津关大峡谷,到今年的川藏南线已是连续四年了。母子俩约定骑行的下一站是台湾。(晚报记者 蔡佳)受访者供图

标签:骑行;奚燕静;儿子;母子;周瑀烨;暑假;无锡;20天;妈妈;2200公里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