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3日讯 在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冯冠平的办公室里,这位头发花白、年过古稀的老人拿出自己新研发的石墨烯产品给记者展示,“这是理疗腰带,这是发热背心,你们女孩子冬天穿上这一件又保暖又轻便”。他从62岁开始接触石墨烯,此后全力推进新材料石墨烯的产业化,被称为“中国石墨烯产业奠基人”。在退休之后,他又再次创业,成立“烯旺科技”,树立石墨烯行业标杆和示范。
“无锡常州人”:阳山是挥之不去的乡情符号
冯冠平虽然出生在常州武进,却自称为“无锡常州人”。用他的话来讲,从小就跟无锡有缘。他的老家南宅镇位于无锡和常州交界处,离阳山很近,去常州比去无锡还要远,小时候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无锡人。幼年时,他的生活半径就绕着阳山,偶尔进一趟无锡城就算是难得的出远门了。“那时从我们镇上到无锡城里要摇四个小时的船,晃啊晃啊就到了火车站附近的大洋桥”。大洋桥一带是冯冠平记忆里的美食天堂,“我记得那里有中国饭店。当年的店老板都习惯在店门口支个小摊,摆上一个大砧板现做现卖,糖芋头、豆腐脑、酱排骨,下了船可以吃一路”。长大以后,无锡又成了冯冠平通向外面世界的桥梁,去上海和南京都要到无锡坐火车。
年幼的冯冠平十分调皮,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小学时,去阳山的翠微庙里玩,跟一个同学一起去拉菩萨的手,结果两人竟然把菩萨拉倒摔坏了,把他们吓了一跳。“估计是菩萨嫌我太调皮,就一脚把我踢到北京去念书了”,冯冠平打趣说。他求学之路并不一帆风顺,“镇里好的中学没有考上,只能去一个借办在庙里的民办中学念书”,这座庙在太湖边的一座山上,那些日子,他砍柴、做饭,有时还能看见山上的野狼。
前不久,阳山一位冯姓的人找到冯冠平,说修族谱时发现冯冠平家族是从无锡迁移过去的一个分支,希望找他一起在阳山上建一个冯家祠堂,这也让冯冠平领悟到,不管走到天南海北,阳山总是他挥不去的乡情符号。阳山不仅是他长大的地方,也在近50年后成了实现他心愿的福地。在阳山上离翠微寺不远的鹭苑内,人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中国石墨烯产业发源地”。这里曾是冯冠平与合作者们谈项目的地方,江苏省内20多家石墨烯企业的最初构想都是在这里诞生的,如今这些企业中已有两家成功上市。
立足科研“知本家”:从学者身份切换到创投院长
冯冠平的微信名是“知本家”,这是他给自己取的一个称呼。作为创投界的风云人物,他连续两届获得中国创投届风云人物先锋奖。每有人跟冯冠平开玩笑说他是个“资本家”时,他总是一脸认真地告诉别人:“我是一个‘知本家’!”学者出生的他,始终忘不了自己的初心。
1964年,18岁的冯冠平离开家乡走进清华园,攻读精密仪器与机械学,在科研的道路上一路绿灯:1983年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的传感技术专家;1987年,到德国做访问学者,两年获德国6项国家专利引起轰动;1993年,从德国归来的冯冠平被清华大学破格提拔为最年轻的正教授,并任命为清华大学科技处处长。
上任后他却发现,清华大学每年都有数百项科研成果受到国家奖励或获得专利,但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的能力却很低,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脑海中。1995年,深圳确立了发展高科技的战略目标,决定吸引一批著名大学来弥补本地科研实力的短缺,清华大学与深圳一拍即合,决定在深圳建一所研究院。50岁的冯冠平主动请缨南下,第二年就在深圳办起了中国首个“孵化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截至冯冠平2011年卸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研究院已孵化企业1000多家,投资企业300多家,约20多家公司上市。企业在孵期间销售额增加7.8倍,利润平均增加了8.1倍,发展速度是社会上同类公司的6倍。同期,力合创业投资公司也在一次次的资本运作中迅速扩张,十年间资产总额增加了163倍。
尽管主战场是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然而,冯冠平仍愿意花1/3的时间来做科研,骨子里,他依然是科学家。2003年春非典蔓延时,冯冠平联合几位团队骨干,用七天七夜的时间,研发出一款能快速检测出“发热”患者的仪器——“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从2003年4月18日到6月7日,不到两个月时间,研究院共计生产和销售各类红外测温仪20812台,帮助铁路部门检测旅客3000多万人次,共测出体温不正常者近万人,确诊为“非典”者21人、疑似病例38人。红外测温仪为防御SARS构筑了一道长城。
“第101次”创业:退休回锡办产业园
冯冠平的办公室茶几上放着一艘“蛟龙号”模型,这是无锡702所送给冯冠平的纪念品,以感谢他把园区企业研制的石墨烯发热保暖衣送给蛟龙号工作人员在深潜时穿着保暖。
2008年,冯冠平听说美国的有个实验室出了一种材料叫石墨烯,很神奇。“我对新东西比较敏感,专门从美国带回一小瓶,让深圳的实验室做分析,发现确实很好”。当时,正值江苏省考察队去清华研究院参观,代表队没花太多功夫就说服了冯冠平:年纪大了,该回去给家乡做点贡献了。2008年,由冯冠平一手创办的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在无锡惠山区建了起来。2009年,他开始筹备从海外引进团队创办石墨烯产业。首个投资的是“第六元素”,就在无锡的产业园里成立。2014年上市,“第六元素”成为国内首家石墨烯上市企业。
近几年,冯冠平已经从全世界带回了70多名石墨烯领域的人才,成立了30多家石墨烯企业,他也被誉为“中国石墨烯产业奠基人”。这些从全球各地回来的人才近一半都把企业建在了无锡,集中于冯冠平创办的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园区所在的堰桥就在十年前还是许多无锡人口中的“乡下头”,现在已是高楼遍地、聚集着100多家企业的高科技小城。
“发热应用是目前石墨烯应用中有望最先实现大规模民用的领域,诸如智能发热服、智能暖贴、智能理疗护具、节能环保等。”石墨烯如何实现民用及产业化一直是业内难题,冯冠平认为,目前为这一产业寻找应用方向最关键。“这也是我成立烯旺科技的目的之一,我想树立一个标杆和示范。”而这次创业也被坊间认为是冯冠平的“第101次创业”。如今,各种用途广泛的民用石墨烯产品很快被研发生产出来,去年的销售额已超过5000万元,“今年的目标是一个亿”,冯冠平颇为自信地说。
人物档案
冯冠平,1946年生,常州武进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原院长、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力合天使股权投资基金董事长、深圳烯旺科技公司董事长、深圳市企业并购促进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