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3日讯 幽幽庭院深处,廊榭前,石几旁,一位扮相清丽的昆曲演员字字珠玑,声声天籁,此时,旁白淡入,“一段遥远而辉煌的历史,也是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历史,昆曲又称昆剧、昆腔,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有‘百戏之祖’之称……”腾讯视频上,刚刚发布的纪录片《梁溪天韵》,令人惊艳,它出自无锡科技职业学院4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之手。
留给自己和无锡的一份记忆
李波、朱伟、王海珊、李莹莹是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影视传媒系2014级的学生,毕业季即将来临,他们琢磨着要拍一部纪录片给自己三年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4名年轻人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可拍什么主题好呢?
之前,影视传媒系的学生拍过惠山泥人、无锡精微绣的片子,效果不错,影响很好。最终,在多位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定下了拍摄主题——无锡昆曲。
刘晴是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2011年起,她开设了全校公选课《经典昆曲欣赏》,去年,刘晴指导的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天韵曲社”荣获了团市委十佳大学生社团,她本人也获评了无锡市高校大学生社团优秀指导老师。学生要拍一部反映无锡昆曲的纪录片,不管是出于个人研究亦或是师生情谊,刘晴都责无旁贷,她觉得,这也是让更多人知道无锡昆曲过去与现在的一个绝佳机会。
历时半年不断磨合终成佳作
去年10月开始,在刘晴、王朝歌等老师的帮助下,李波、朱伟、王海珊、李莹莹4人开始了分工合作,李波跟朱伟两位男生负责拍摄与剪辑,文案、台词跟动画则由王海珊和李莹莹两位女生搞定。取景地就定在苏州与无锡两地,半年来,4名年轻人往返于苏州、无锡之间不知道多少趟,在苏州,他们成了苏州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的常客; 在无锡,他们在薛福成故居,在寄畅园一呆就是一整天,啃着面包喝着矿泉水一点不觉得累,只为记录真实的昆曲,拍下最美的画面。
李波他们并没有上过刘晴的昆曲课,拍摄前,他们只知道昆曲的发源地在苏州。虽然知识背景欠缺,但大家热情很高,信心十足,可越深入下去他们越觉得需要恶补知识的太多。刘晴安慰学生,加班加点给他们开小灶讲无锡昆曲。
拍摄期间,他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去哪儿找专业演员与后期配音?古今如何过渡?李波他们一边拍摄,一边向刘晴、王朝歌吐槽,两位老师积极发动各自人脉,帮助学生克服拍摄难题。
“初遇昆曲,一见钟情,为了对昆曲有更深入的了解,小崔开始了对昆曲的学习和研究。读至《牡丹亭·游园》一折后,便被其中的情景所吸引,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春光漫漫梦中情,梦景依依竟忘形,玉立亭亭追梦女,姗姗入梦牡丹亭。”片中的“小崔”是崔莉雯,一名被无锡昆曲所深深吸引的“95后”女孩,是“天韵曲社”副社长,正在读大二。在片中,她换下时尚的衣饰,穿上宽大的戏服,徜徉在古园中,如梦似幻,她的出现,为无锡昆曲的古今过渡起到了点睛一笔。
素材拍得差不多了,紧接着就是后期制作。李波他们挑灯夜战,熬夜剪片子,辛苦了几天几夜,《梁溪天韵》终于在4月底完成了,有过往,有今朝,学生演员的客串自然而贴切。“他们在拍摄、整理素材,制作视频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传承与学习无锡昆曲的过程。”认认真真看完样片,刘晴很感动。从台词到最后呈现的视听效果,刘晴跟王朝歌没少给学生修改和出主意。“毕竟是学生,对昆曲也只是爱好,镜头的表现能力,学生的表演能力都是有限的,能有这样的效果,不错了”,王朝歌给学生的毕业作品打出了高分。
关于无锡昆曲“天韵社”复社有传承
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当时南戏有四大声腔,即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惟昆山腔止行于吴中,它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据了解,新声昆山腔的形成是一个延续二百余年的演化过程,而明代戏曲音乐家、革新家,有昆曲鼻祖之称的魏良辅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采用更为广泛的中州韵,“北曲昆唱”使得昆山腔很快得到了上流社会的认可,这股新声很快就传到了和苏州相邻的无锡。明代曲评家潘之恒在《鸾啸小品》中写道:“无锡宗魏而艳新声”。魏,即是魏良辅。
无锡曲局(明清以来业余的昆曲演唱组织)讲究唱曲的闲雅整肃,讲究咬字归韵,四声豁落等规范,并且注重唱品,使得三百多年来,昆曲的“梁溪风范”在无锡这个固定的社团里得到传承。直到民国九年(1920年),无锡曲局被正式命名为“天韵社”。当时,天韵社成员在无锡公花园兰簃以北两间平屋内开展活动,每日夕阳西下,清音继起,后因抗战爆发,天韵社被迫解散,后于1948年复社。最终因成员年事已高,上世纪50年代逐渐停止公开活动,不久就归于无闻状态。虽残息如游丝,却未彻底断绝。
吴畹卿、杨荫浏、朱勤甫、沈养卿……这些名字不该被忘记。正是有了像无锡天韵社这样古老而又优秀的社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才有了“船到梁溪不唱曲,只因天韵在无锡的美誉”。正如天韵社记事所述一般,“累代相承传与习,承接天韵一脉息”“百年昆音有人期,天韵重光在梁溪”。2013年底,一批无锡的昆曲爱好者恢复天韵社,并继承老天韵社的一缕遗脉,研习昆曲古有的“梁溪风范”“无锡唱口”。三年多来,天韵社以“把遗产交给未来”为宗旨,开公益讲座、办公益雅集,研究、传播无锡的城市昆曲文化。
2015年,在无锡市非遗保护中心的见证下,天韵社昆曲传承基地在无锡科院正式揭牌,定期有专人给学生讲授昆曲知识,传授昆曲唱法。无锡科院在2010年就成立了学生社团“天韵曲社”,现有成员近40人,刘晴是曲社的指导老师,如今,天韵社又在科院设立了传承基地。“无锡在明清时期的昆曲家乐(又称家班,即有钱人家养的戏班,供自娱自乐)就有130多家,有待挖掘。”不管是为了辅导学生,还是作为一名昆曲爱好者与研究者,刘晴都觉得,无论如何她要起带头作用,对无锡昆曲做全面深挖,这不仅仅是为了她自己的科研需要,更是为了给城市留下遗产。(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