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业内人士:大医院推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机制
2017-02-21 10:2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2月21日讯  昨天上午11时,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里人头攒动(如图):8个抢救单位的空间,硬是“挤”进了23张床位。急诊科医生黄庆刚处理完他接诊的第35位病人,从早上8时上班开始,他就不停地忙碌,还没有喝过一口水,“看来今天我的午饭又要到下午4时下班后才能吃了……”他苦笑道。

  “急诊室的工作状态,365天都是这样。”急诊科主任华智强坦言,尤其是近几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一直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状态,年急诊量在全省三级综合性医院中连年第一;今年春节过后更是呈爆发式增长,日均急诊量一直超500人次,最高峰达到670人次。在急诊抢救室里待了10分钟,“120”救护车送了2趟病人,“最多的一次20分钟内送了8趟,担架堵在门口进不来,医院来不及调床、调设备。”除了抢救室,观察室里的43张床也是住得“啪啪满”,“这里每天都有患者来吵架,住院住不进啊。”一位护士无奈地说。

  “急诊并不应该被无限度扩张。”医务处人士表示,所谓急诊应该是遵守应值制度,处理急、危、重的状况,他认为,大医院应该发挥分级诊疗体系顶端——诊治疑难复杂疾病的功能。卫生部将急诊病人按病情分为4级:濒危病人、危重病人、急诊病人、非急诊病人。按照这个分级,1、2级病人必须马上处理,后面3、4级的病人完全可以在白天看正常门诊,或者就近在社区看病,而不需扎堆看急诊。华智强说,现在急诊中约有2/3是非急诊病人,其中主要有三类人,一类是门诊太挤了不愿意等;一类是“上班族”为了图省事,白天不看病晚上看,比如牙痛、眼病,甚至感冒发烧都要挂急诊;还有的病人自认为是急诊,比如肚子痛,其实病情不一定很严重,非要急着挂急诊。

  业内人士建议,建设一个覆盖全市院前、院内急救资源的信息共享平台,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可以实现动态反映各医院的急诊床位状态、设备使用、人员配置情况。一方面,让“120”急救车获得即时信息,也传递给病人或家属;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卫生行政部门掌握急救资源的动态利用情况,做到更合理地调配、补充。他说,每个医院都有专科的优势,因此院前急救时对病种的区分非常重要,寻找适合自己病情的医院,因为抢救危重病人时间很重要,这大大有利于危重病人抢救的及时性,在救治成功率上也有帮助。

  要改变急诊“挤”的状况,还有一条重要的根本路径:做实分级诊疗。有一位专家建议,像人民医院这样规模的大医院,可推行“非急诊全面预约”,除影响生命体征的急诊病症外,其余患者可通过手机APP、微信、电话、网络或现场自助机等渠道预约就诊,这样可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增加疑难杂症患者。同时,开放一部分门诊号源给“医联体”内的二级、社区医院,方便患者就近看病,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实。

  (杨明洁 图文报道)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