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瞄准转型做减法 减出发展新空间
2017-02-08 09:25:10  来源:新华网  
1
听新闻

  经济新常态下,面对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发展动能不足等难题,江阴善做减法,以转型升级为总目标,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企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质效,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助推实体经济做强做大。

  以退为进、以舍换得,面对新常态,深谙改革辩证法的江阴企业,正主动转型升级做减法,为做强做大主业、培育新兴产业腾出更多发展空间。2016年,全球造船业一片萧条,然而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却实现了逆势增长。截至去年12月底,扬子江船业手持订单超过100艘,载重近900万吨,价值超过300亿元,将不少同行远远甩在身后。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董事长任元林表示,扬子江之所以能逆流而上,在于企业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对可能消耗大量资金的板块迅速“瘦身”,从而让资金、资源更多汇集在造船主业上,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面对经济新常态,江阴企业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寻找破局之道。除扬子江船业外,华西集团从2008年开始为华西钢铁去产能,减少130万吨轧钢产能,对化纤等其他传统产业也不再“加码”扩产,同时加快步伐进军金融投资、海运海工、仓储物流等领域,围绕新兴市场需求提升供给能力;申达集团这两年主动砍掉60%的产能,员工精减后只剩800多名,一系列壮士断腕般的举措使企业迎来了新生,2014-2015年,集团利润从原来的每年4000万元上升至1亿元。

  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力军,政府则是转型升级的“后勤保障部队”。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市委市政府去年及时出台《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规划未来五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行动计划,提出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培育产业新动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方面的54条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江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也再次明确,江阴将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价格杠杆等多种手段,通过能耗、质量、环保、安全、用地等标准倒逼,扎实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各项工作,加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不折不扣执行降成本各项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的税费、财务、用工、社保等成本,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轻装上阵。

  市经信委今年将按照国家关于“去产能”的要求,严格奖惩并举,大力关停“三高两低”企业,全面压缩落后产能生存空间,加快推进产业更新步伐;持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争取全年新增直购电35亿度,节约企业费用7000万元,积极争取工业强基、省转型升级等专项扶持资金,努力争取企业扶持金额超1.2亿元,为全市企业去产能、降成本做好基础保障工作。

  临港开发区作为全市重要经济板块,今年将在对接好国家、省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以及市100亿元“产业强市发展资金”的基础上,落实好临港开发区“产业强区十四条”,发挥技改贴息等财政杠杆作用,确保各项优惠政策一一兑现,引导规模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和转型提升重大项目投入,不断提高装备、工艺、产品水平,助推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畅。(江阴日报采访组)

标签:企业,减出,转型,发展,产业,空间,减法,升级,江阴,成本
责编:中江网编辑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