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4日讯 近日,来自惠山区书圣洗砚池文化协会的唐剑峰在翻阅华圻小学强胜杰老师提供的强氏宗谱《义门传芳录》一书时,意外发现清代强氏族人描绘“洛社八景”的相关资料。“‘洛社八景’曾远近闻名,但许多已成绝唱,今人无法窥探其原貌。”唐剑峰表示,家谱里新发现的清代强明栋所作的《花渡渔歌》和《观鹅亭》两首诗既成为“洛社八景”存在过的佐证,也为大家具体描绘了当时部分景致的情形。
“洛社八景”即涤砚池、观鹅亭、洛社大桥、寺院钟声、马盘、花渡渔歌、运河帆船和柳浪桥。“花外人家花下溪,钓船春聚浣花堤。一声欸乃花间出,无数渔歌斗竹西。”据悉,花渡渔歌其景在洛社大桥往西约三里外的一个渡口,这首诗描绘了当时渔船出没、繁花如照,一派生机盎然的江南渔村美景,也正应了“花渡”之名。第二首《观鹅亭》则主要抒发诗人的情感。唐剑峰告诉记者,观鹅亭是“书圣”王羲之寓居洛社时留下的遗迹,后来成为文人墨客争相登咏的场所。诗中“凭栏静对黄庭鸟,雪翅浮沉弄夕阳”充满了诗人对“书圣”事迹的感怀。
至于强明栋是何人,宗谱中并未对其专门立传,具体生平不详,但唐剑峰在一篇《西村家庙记》中找到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这篇纪念文章是强氏后人强廷枢在雍正十三年所写,其中提到强氏家庙建设的发起人以及起始年代,强明栋于康熙初年开始承担家庙建设工作,由此可以推断他主要生活在清初的顺治、康熙年间。强胜杰老师说,历史上曾发现明代王永积率先为“洛社八景”题诗,这次的新发现可以确证“洛社八景”在明清时期确实名动一时。“联想到涤砚池、观鹅亭等景致在古代的极高人气,极有可能民间还存在不少文人的相关题诗,也希望今后发现更多的旁证。”
(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