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市
2024-01-29 14:18:00  来源:泰州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讯(记者 谢荣 通讯员 蔡小波)近日,我市印发《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加快建设质量效益好、产业竞争力强的制造强市,打造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开票销售突破1万亿元,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行动计划》充分考虑泰州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实际,将“1+4”主导产业打造、“亩均论英雄”改革、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等特色工作写入文件。同时,围绕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等问题,将完善产业组织体系、健全企业技改工作推进机制、探索项目分级遴选要素供给机制、建强园区关键队伍等内容也一并纳入。

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指出,泰州产业要实现“破局突围”,关键在于“锻链升级”,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锻造产业链的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更高质量的转型升级。

“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市工信局局长刘江明说,我市将聚焦“1+4”主导产业,着力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泰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行动计划》共分为3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举措和保障措施。

“总体要求”,明确制造强市建设目标,既有总量目标,也有质态目标,由质量效益、产业韧性、创新水平、数实融合、绿色发展、竞争实力6个方面构成。制造强市建设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成,所有指标全部量化。

例如,到2025年,在质量效益方面,我市制造业增加值率将稳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5万元/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在创新水平方面,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彰显,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8%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8件,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较大增长;在竞争实力方面,优质企业梯队规模持续扩大,培育营收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2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00家,高新技术企业2100家,A股上市企业25家,形成一批国内国际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企业。

“重点举措”,立足泰州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突出产业创新策源、推动产业高端跃升、推进数实深度融合、加速产业绿色转型、培育优质企业梯队和提升产业治理水平8个方面,提出24项具体任务,并明确责任单位。

比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将更加完备更加壮大,“1+4”主导产业产销规模突破9000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68%。其中,大健康产业体系规模达4000亿元,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汽车零部件和精密制造、化工及新材料、光伏和锂电四个特色产业集群规模达5000亿元。到2030年,“1+4”主导产业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再比如,提升产业园区承载力,《行动计划》提出,持续开展工业企业资源节约利用综合评价,深入实施重点园区高质量项目建设“三比一提升”行动和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改革,动态建立待盘活项目库,健全低效闲置项目认定和盘活效益测算机制。与此同时,推动重点园区完善设施配套,建强产业项目研判分析、招商引资等关键队伍,加强与央企、头部企业、外资企业的专业化对接,着力引培一批优质企业,建设一批高能级平台,突破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到2025年,力争新增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

《行动计划》还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例如到2025年,培育具备产业链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8家;新增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15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20个,力争培育两业融合标杆引领典型4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70%以上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同时,每年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0家、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10个以上;每年争创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5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互联网标杆工厂8家;每年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0家以上。

为确保完成相关目标任务,《行动计划》的 “保障措施”非常详实。文件明确,成立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构建“五个一”工作机制,即每个集群一个工作专班、一个推进方案、一个专家委员会、一个促进组织、一批园区载体,并建立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估体系和重点任务落实督查推进机制,定期跟踪、评估发布指标评价报告。

《行动计划》还明确,到2030年,我市制造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创新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领航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群体不断壮大,泰州制造向泰州创造、泰州智造、泰州品牌跃升。到2035年,我市新质生产力基本形成,实现新型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市行列,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