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1+1=1”,这个泰州“特区”融合发展新答卷令人期待!
2021-03-11 15:5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3月11日泰州讯 “融合后的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既不是一般的城区,也不是一般的园区,在定位上应该是泰州发展的‘特区’。”泰州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中国医药城就是泰州,泰州就是中国医药城,而医药高新区是中国医药城的核心区。

面对泰州市委赋予的全新发展定位,这个“特区”将以怎样的姿态扛起使命担当,为泰州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贡献高新力量?3月9日—10日,新华日报泰州分社“三牛精神开新局”全媒体采访团走进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在接受访谈时,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高港区委书记叶冬华表示,将弘扬“三牛”精神,扛起“争当排头兵,建强核心区”的时代使命,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勤勉敬业,敢为人先、勇于争先的无私无畏,向官僚作风开战、向形式主义开战、向佛系做派开战、向老好人倾向开战,看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用调优精神状态的战斗力,搏取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努力把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建设成为改革先行区、创新活力区、发展引领区和幸福示范区。

阳春三月,走进“科创板苏中第一股”——江苏硕世生物公司仪器生产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抢抓工期、生产正酣的场景。这家集高端诊断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为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扎根中国医药城11年,于2019年底在上海证交所科创板上市。“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一公布,我们仅用3天时间就研发出江苏第一个检测试剂,供应给全国29个省市区的350家疾控中心及医疗机构,为全国疫情防控作出了泰州贡献。”公司仪器生产部经理钱峰介绍,企业还在H7N9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等防控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成为“93大阅兵”、G20峰会、青岛上合峰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的应急储备产品供应商。

同样让采访团大开眼界的,是园区疫苗工程中心。这里已扎堆13家疫苗企业,成为国内最大的疫苗成果转化基地,跻身国家唯一的新型疫苗及特异性诊断试剂产业集聚发展试点,省政府也明确将泰州作为全省疫苗重要发展基地和产业发展中心。中心还与省疾控中心合作承担了埃博拉疫苗、霍乱疫苗、新冠肺炎疫苗等多个临床试验项目。特别是陈薇院士团队的埃博拉病毒疫苗,Ⅰ期临床在该中心完成,随后Ⅱ期临床从这里走向国际,实现了中国疫苗在境外临床试验零的突破。

从硕世生物到疫苗工程中心,再到泰州医药博览馆,一路走来,采访团强烈感受到,中国医药城处处洋溢着“正青春”的活力四射、“正澎湃”的发展浪潮。作为全国第一家国家级医药高新区,园区已落户1000多家医药企业,包括阿斯利康、赛洛菲、中外制药、武田药业、勃林格殷格翰等12家全球知名跨国企业。其中,迈博太科、亿腾药业、江苏迈度跻身全国药品研发综合实力百强榜,有2个1.1类新药先后投产,30多个一类新药取得临床批件,亿康基因、更生细胞等一批前沿医疗技术企业加速涌现,在细胞免疫、干细胞治疗、基因诊断测试等领域填补国际国内空白。

来到长城汽车泰州生产基地、泰州创新电子公司以及统之幸食品(江苏)公司,采访团看到的是另一番火热景象。在长城整车泰州生产基地,机器轰鸣,随处可见“欧拉好猫”复古车型……作为长城集团在国内的第八个整车产地,总投资80亿元的泰州生产基地,堪称泰州招商引资的“典范”。自2019年11月开工以来,一个个“长城速度”“泰州奇迹”在这里上演:接连创下8个月首台白车身下线、9个月PT整车下线、11个月SOP量产等项目建设新纪录……到去年10月22日整车量产,项目总建设周期仅有11个月。长城汽车泰州分公司公共事务科科长王建齐介绍,如今,泰州生产基地已生产近两万辆整车,平均一天下线200多辆。

一个又一个全国乃至全球第一、唯一在这里诞生,一个个“泰州速度”“泰州奇迹”在这里上演,让人们对医药高新区和高港区两区融合发展充满期待。“进入新发展阶段,对于即将融合到位的医药高新区和高港区来讲,我们就是要在理念、思路、目标等方方面面来体现新发展理念,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我们的理解是四句话:融合思维、全域视角、特区思考、勇闯新路。”在叶冬华看来,这不是简单“1+1=2”的物理融合,而应该是产生乘数效应和裂变效应的化学融合,是“1+1=1”。这个“1”,应该是螺旋式上升的“1”,是体现进步基因、形成向上力量的“1”,无论是内部运转、体制机制,还是外部支撑、协同发展,都会发生根本变化。在接受采访团访谈时,他畅谈了两区融合发展的理想图景和现实模样,可以用“产城一体 港城相依”八个字来描绘,“两区融合之后,这里不仅仅是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的产业高地,更应该是未来泰州拥江发展的新城中心!”

“努力把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建设成为改革先行区、创新活力区、发展引领区和幸福示范区,既是我们‘十四五’发展的奋斗方向,也是开创特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重中之重。”叶冬华告诉采访团,为实现“1+1=1”的化学融合,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正以全域视角、特区思考来谋划,倡导全区上下告别传统、勇于改革,追求卓越、崇尚成功,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咬定“当好排头兵、建强核心区”的目标要求,全区上下正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市委要求、契合发展实际、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到2023年,医药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上市企业达到15家,综合排名列国家级高新区前六十、全国生物医药园区前十。(董鑫 赵晓勇 顾介铸 周建平)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