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主政泰州两个多月, 他将“实干担当”融入城市肌理
2020-01-07 10: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是迷失落后还是勇敢做“二次创业”的闯将?面对国家政策的调整变化,是被动应付还是主动迎战?面对自身发展的诸多瓶颈,是惯性式粗放发展还是转到集约发展上来?这是泰州市委常委会2019年12月16日集体调研医药高新区时,市委书记史立军提出的“发展三问”。

  新华泰州观察梳理发现,从2019年10月29日上任,到11月14日赴泰兴调研,再到医药高新区“压轴”收尾,史立军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对所有板块的调研,也给这座“祥泰之州”打上了“实干担当”的鲜明烙印。

  翻开史立军履新泰州“掌门人”以来的多次讲话,“干”“实干”,从始至终都是高频词:用满腔真情和热忱,同大家一起拼、一起干,一起苦、一起乐,携手共创新业绩;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千条万条,实干是第一条;争当主力,关键在实干;坚守产业定力,坚持苦干实干……这一切都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兴实干之风、致力高质量发展”

  营造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公开履历显示,史立军曾在央企工作多年,2014年12月从无锡市副市长调任泰州市委副书记,后来又担任泰州市市长、市委书记,史立军已在泰州工作5年多,对当地情况相当熟悉。

  泰州在江苏地理位置居中,发展水平居中,同时又是“四不靠”——不靠南京,不靠上海,不靠大海,不靠铁路大动脉。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泰州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在履新第一周,史立军主持召开了一次“辣味”十足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与会领导敞开心扉,查摆的问题涵盖产业发展、干部作风、精神状态、工作方法、能力建设等方面,直陈发展后劲乏力、干事创业激情消退、干部考核机制不精准、城市功能欠完备、营商环境亟待优化等深层次问题。会议整整开了一天,“大兴实干之风、致力高质量发展”成为大家的一致共识。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自身发展不容乐观,群众呼声更加热切,如果不实干、不抓高质量发展,泰州与周边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泰州的发展态势就会更加严峻,就会辜负人民期盼、对不起百姓信任。”史立军在会上强调,“大兴实干之风,致力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全市上下营造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把落脚点放到人民满意上。他认为,泰州有好的定位、战略、机遇,也有不少规划、计划、方案,但是缺的是更好的贯彻、落实和执行,缺的是更浓厚的实干氛围。泰州冲刺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也好,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也好,说到底,关键是干。

  “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就是稳增长、抓机遇、谋未来。”去年12月18日,泰州书记市长带队赴全市各地观摩18个重大项目建设情况,19日又赶赴本次活动“主场”泰兴查看8个重点项目。让好项目秀一秀,让开发区赛一赛、让各区市比一比,比拼各家实干业绩,以更好地推动全市上下致力高质量发展,正是泰州市委市政府组织这次项目建设大比拼“年赛”的初衷。

  放眼全省找对手,燃烧激情争第一

  夺回泰州乃至苏中的“标杆大旗”

  “大兴实干之风,致力高质量发展”,各区市板块作用的充分发挥至为关键。史立军在调研时多次强调,苏南一些地区都是全国有名的经济强县,发展得比我们好,还这么拼命干,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奋斗?

  新华泰州观察发现,史立军这一轮区市调研行,针对各地经济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注重引导各家寻找学习赶超的标杆。

  “你们现在的全市领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矮子里的将军’,要跳出泰州看泰兴,放眼全省找对手,力争经济总量拼进全省八强。”史立军在泰兴调研时说,2018年泰兴GDP首次超千亿,在全省41个县市排名第11,苏中排第4。海门现在GDP是全省第八、苏中第一。“只要持续保持增速上的领先,泰兴完全可以跟海门去拼一拼。”史立军要求,泰兴必须紧盯“扛起标杆大旗,拼进全省八强”的目标,大兴实干之风,以最佳的姿态,争做新时代真抓实干的奋斗者。希望泰兴的领导班子带头弘扬“三个不相信”精神,发扬泰兴人“不服输、敢比拼、勇担当”的优良传统,聚力聚神,真抓实干。

  作为曾经领先苏中苏北的标杆,靖江如何在新形势下抢回全市第一?“当年靖江人不怕苦、不怕难,率先吹响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胜利号角!”史立军认为,现在靖江的发展,好比是“渡江战役”打到一半,船已到了江中,正是风大浪急、不进则败的时候。顶不住压力,就会一直沉沦,成为“没落的贵族”;顶住了压力,就会柳暗花明,就有机会夺回泰州乃至整个苏中的“标杆大旗”。他表示相信,靖江干部思维活跃、思路开阔,靖江智能制造基础好、实力强,还有一大批能创新、会经营的企业家。只要大家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实现“燃烧激情争第一、苦干实干创辉煌”的目标。

  在高港调研时,史立军也希望高港敢闯敢拼、争先领先,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他指出,现在高港提出把标杆瞄准太仓,在此基础上还要自加压力,力争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省排名来个大跃升,拼出高港发展的新一轮辉煌。他还勉励高港当好“鲶鱼”,“搅动泰州发展的‘温吞水’,把泰州发展搅出活力,搅出干劲,搅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争先进位不服输,跨越赶超当主力

  高质量的发展一定是高水平的实干

  “为官避事平生耻”,史立军主持泰州市委工作的第一天,就在工作日记扉页上写下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这句话来时刻提醒自己。此后每到一地调研,他总是对当地发展现状进行“把脉问诊”,与大家共同探讨新一轮发展的突破路径。

  中心城区强,则中心城市强。史立军把对城区板块调研的第一站选在海陵。“海陵是泰州的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对海陵一直看得很重。近几年海陵走过一段不简单的历程,产业转型力度大、风险防范措施实、社会治理成效好,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史立军说,可中心城区要有中心城区的样子,如果体量不够、份额不够、实力不够,哪里来的地位?哪里来的话语权?哪里来的影响力?海陵区提出要“实干当先锋、城区争第一”,现在就是需要这种争先进位不服输的精气神。市委对海陵的要求,就是要“壮大城市经济、建强中心城区”,为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姜堰是泰州市区的“大块头”,这几年姜堰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史立军在调研时也坦言,可姜堰发展的一个明显不足就是“太稳”,不少方面还属于中游水平,缺少让人为之一振的新增长点和兴奋点。他认为,姜堰的资源禀赋并不比海陵、高港差,“大块头”就应该挑重担,就应该占大份额、作大贡献。姜堰要不甘落后、永不满足,勇于自我革命、勇于自我挑战,以争先进位不服输的精神状态,彰显特色融合发展,跨越赶超争当主力,这也是泰州市委赋予姜堰的新定位。

  千条万条,实干是第一条,高质量的发展一定是高水平的实干。在兴化调研时,史立军认为,兴化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发展阶段:一是处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二是处在GDP即将超千亿的新起点。“兴化的地理位置是‘锅底洼’,但兴化发展有基础有优势,兴化提出‘不相信兴化干不过别人’,干事业就是要有这种不服输的劲头。”史立军希望兴化以总量超千亿为新起点,脚踏实地务实干,努力把地理位置的“洼地”变成区域发展的“高地”,以务实过硬的发展成果造福于民。

  突出项目为王,开展“三比一提升”

  出台六条硬措施激励干部实干担当

  开发园区是泰州发展的突出短板,主阵地作用一直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针对这一实情,在2019年项目建设述职点评会上,史立军直言不讳:这几年我们抓项目的精力散了、氛围淡了、劲头松了,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那么,下一步项目招引建设怎么干?他提出,要坚持“项目为王、质量至上”: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求真务实抓项目,攻坚克难抓项目,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来掀起真抓实干的热潮;还要更加注重项目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以高质量的项目构筑泰州未来发展新优势。

  在医药高新区调研时,史立军强调,现在医药高新区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坚守产业定力,坚持苦干实干,努力擦亮国家级医药高新区金字招牌。医药高新区是靠“医药”打头的,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而是要放在产业发展上;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生物药上,而是要放在大医药产业上;不要把注意力太多停留在研发阶段,而是要放在全力以赴推进产业化上。

  为进一步提升园区产业项目招引建设质效,泰州市上个月印发重点开发园区“三比一提升”行动方案,一比质量规模,二比推进效率,三比产出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史立军提出,今后泰州在项目建设招引上要实现“三个转变”:由单纯的数量追求转到重点抓大项目好项目上来,由漫天撒网式的招商引资转到高水平的项目谋划上来,由粗放的园区发展转到科学发展上来。

  大兴实干之风,必须突出“人”和“事”两大关键。去年12月底,泰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下发《关于激励干部实干担当的六条措施》,坚持“谁有能力谁干、谁能胜任选谁、谁能干好用谁”。“六条措施”对市党政领导、市级机关部门、开发园区、乡镇街道等分别明确了实干目标,不求面面俱到,力求干货、硬招,好操作、能落地。

  今天的奋斗姿态,就是明天的发展业绩。“你们有多努力,泰州就会有多大希望;你们是什么样的奋斗姿态,泰州的未来就有多么美好。”史立军在与中青年干部座谈时勉励大家,要做自带光芒的人,做靠谱的人,做有为民情怀的人,做清白干净的人,让人一眼就看出这是响当当、顶呱呱、实干担当的“泰州牌”干部。

  记者 顾介铸 董鑫 卢佳乐

标签:
责编:张良琴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