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看着高兴!初三男生刷短视频到凌晨 不仅看还喜欢模仿
2019-07-30 17:38:00  来源:泰州晚报  
1
听新闻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不仅改变了成年人的生活、工作方式,也改变了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如今放假、休息时,孩子们大多窝在家里刷短视频,不少孩子捧着手机不愿意放下,因此出现视力降低、身体素质变差、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家住市区的小杨(化名)就出现了上述的问题,并且还因为沉迷手机与父母关系紧张。

  初三男生刷短视频到凌晨

  在市人医心理咨询门诊,市人医心理咨询门诊主治医师李鑫告诉记者,前不久,一位16岁的男孩小杨因与母亲产生矛盾冲突前来就诊。小杨的母亲徐女士告诉李鑫,之前和小杨就玩手机问题发生争执,她一气之下把小杨手机摔坏,小杨非常生气,父亲过来劝说,斥责小杨不应该这样态度跟母亲讲话,小杨更加生气,扬起手就要打母亲,被父亲拉开。后来小杨独自离家,不愿回家。

  徐女士告诉李鑫,小杨从初二开始,玩手机问题逐渐严重,每天晚上回家不愿做作业,睡觉时也不肯把手机交给家长,有时候到深夜还在玩手机,且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李鑫问小杨平时用手机玩什么?他回答说,除了玩一些游戏之外,最近经常玩的就是抖音等这类短视频APP。小杨说:“我不仅仅看,还喜欢模仿里面的内容自拍一些视频上传,周围的同学们都有玩。有时候刷着刷着,几个小时就过去了,都没注意到已经凌晨了。”

  当问及为什么如此爱看短视频时,小杨直言“看着高兴”。李鑫告诉记者,像小杨这样对手机上瘾的孩子并不少,前来就诊的孩子中,初中生占六成,高中生占三成,另外的就是年龄较小的孩子。

  没人管,我能看一整天

  刷小视频已经成为很多孩子的日常,有的孩子甚至表示“没人管,我能看一整天”。那么,为什么孩子们会如此沉迷短视频呢?

  “对那些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未成年人来说,时间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流走。”李鑫说,短视频不具备十分完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一般只是利用热点,制作笑料,给人以短时间的一个欢快的记忆。孩子们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可能会不由自主地继续刷下去。虽然沉迷短视频达不到游戏障碍的严重程度,但它们的心理机制,确实有相通之处。

  李鑫分析说,无论是美食、游戏还是短视频,会促进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虽然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但是它会激发人的渴望系统,让你误以为带来了快乐。尤其是在压力状态下,人们对能分泌多巴胺的诱惑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容易屈从于诱惑。因此压力越大,越需要时间和精力来放松。

  而促进多巴胺分泌增多的就是脉冲式的刺激。李鑫说,这类短视频满足了很多青少年的好奇心,又非常符合注意力法则,不到几秒钟,亮点就会出现。一些短视频APP往往具有非常顺畅的用户体验,上下一划,就能切换内容,此外还能根据算法,按用户偏好推送相应的内容。

  在电子时代,能给身体带来多巴胺的,还不止短视频一种,手游、直播甚至不停刷新的公众号推送,都可以。李鑫说,这也就是孩子会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的原因。

  最好的“解药”是陪伴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

  李鑫告诉记者,很多家长会盲目限制孩子的行为,不管孩子看的是不是与学习有关的内容,都不让孩子刷小视频,这会让孩子觉得不被尊重,不但不能制止孩子,还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厌恶的情绪。家长可以管住自己的孩子,却管不住别人家孩子,孩子依然有可能会接触到这些东西。所以与其管制孩子,不如和孩子一起看,深入了解短视频,让孩子看更有意义的东西。

  李鑫认为,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看,但是要和孩子约法三章,告诉孩子哪些东西可以看,每天可以看多长时间,如果孩子违背这些,那就要接受惩罚。

  孩子观看短视频是为了消磨时间、放松心情,家长不应该斥责孩子,而是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如果家长能带孩子出门散心、聊天、看电影,那么孩子就不会依赖短视频了。

  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拥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上。李鑫提醒,“如果家长不能放宽心态和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建立一个相对平等的身份,不能让孩子相信家长是在平等交流,那么家长所有的建议都是空话,反而会引起青春期孩子的对抗心理。”

  很多短视频软件都设置了青少年模式或者儿童模式,孩子使用手机时,家长可以把手机调节成这样的模式,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孩子观看的内容与时常。家长多陪伴孩子,才能够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

  记者王蕾

标签:孩子;视频;手机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