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家庭医生走进兴化千家万户 做百姓家门的健康“守门人”
2019-05-29 14:5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29日泰州讯(韩婷)近日,兴化市城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金永华,来到牌楼社区王大爷的家中,对其病情进行回访。“血糖降下来了吗?服了什么药?一定要控制饮食!”金永华对照随访服务记录表逐一检查和询问。

  王大爷是糖尿病患者,已经有二十多年的病史,由于年岁已高,行动不便,平时都是金永华上门服务,给他量血压,测血糖。前段时间,金永华给他量血糖时发现指数特别高,立刻建议家人带他去医院进行治疗。原来,老人这段时间在外吃得多,导致血糖值骤升,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并发症,后果不堪设想。

  “我父亲现在病情稳定多了,多亏金医生及时发现,现在有了家庭医生真方便。医生可以上门就诊,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金医生经常入户检查和指导,我们做子女的放心多了,能获得这样的服务,感到很温暖、幸福。”王大爷的儿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2017年初,金永华与王大爷家庭签订了《兴化市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一年多来,金永华每隔3个月就对该家庭入户义诊和指导,并不定期电话回访。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面临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慢性病高发等诸多挑战,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求。同时,居民看病就医集中到大医院,也不利于改善就医环境、均衡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等。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证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保障和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是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重要举措,通过为群众提供长期签约式服务,有利于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让群众拥有健康守门人,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

  

  2015年以来,兴化市以促进居民健康为核心,以建立梯度有序、上下互动、运行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实施健康管理为抓手,紧紧围绕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人群,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市共有42万人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

  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团队组成人员包括全科医生、全科护士、中医保健、妇幼健康管理、慢病健康管理等。“签约后,市民除了健康评估,还能得到各类疾病的就诊指导。”金永华介绍说。

  

  兴化市卫健委预防保健科科长葛强告诉记者,目前很多人还对家庭医生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家庭医生就是私人医生,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家庭医生,其实指的是以下三类人员:基层医疗机构注册的全科医生;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

  对饱受看病之难的公众而言,家庭医生承载着厚重期许。有了头疼脑热或者其他什么不适,一个电话就将家庭医生呼上门来嘘寒问暖;即使不能及时上门,也有人在电话中给出许多有益的指导,让患者家人不至于手忙脚乱……这的确可以成为卫生保障未来发展的目标,但目前还很难达到这点。因为这类医生或许应称为私人医生,而家庭医生说到底还是公共的医生。“家庭医生模式”,实质上指的是医患关系相对稳定的一种医疗状态,而非我们通常想象的那种“高大上”的细微服务。其好处主要体现在医患之间相对熟悉、诊疗方案更具有针对性方面。“很多居民并不了解签约家庭医生有什么实际的好处,甚至十分排斥,所以导致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有一定难度。”葛强说。

  

  单宏军医生签约的大都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他曾多次上门随访被患者家属拒之门外,甚至被暴力倾向的患者追打。“我们上门服务是不能穿制服的,所以一般这类患者和家属都对我们比较排斥,但是经过我们长期的定期入户检查和指导,他们现在都比较信任我们,甚至产生了依赖。”单宏军说。景范社区老苏家,儿女因为婚姻问题都产生了精神障碍,犯了病不是打砸就是要自杀。有一次,老苏儿子犯病要跳河,急得老苏连忙给单宏军打电话,还在吃饭的单宏军丢下碗筷立刻奔到现场,合力将老苏儿子送到了医院。“老苏老两口实在太可怜了,都快80岁了还要承受这种折磨,所以他们只要打电话,我都立刻赶过去。目前,我们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定期带他们去医院检查。”单宏军说。

  居民如何签约自己的家庭医生呢?葛强介绍,签约服务本着自愿的原则,有签约意愿和服务需求的居民,可到附近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选择一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协议涵盖签约服务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事项。签约周期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居民可续约或选择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

  

  今年,兴化市卫健委正进一步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提质增效,逐步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感受度和满意度。一是完善政策,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养培训。二是提升能力,合理设置签约服务内容,突出签约重点人群,开展分类指导。三是推广先进地区经验,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