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20年前借了1000元 安徽男子如今来靖江寻恩人还钱
2019-04-18 15:30:00  来源:泰州晚报  
1
听新闻

  “哥,20年前我向你借了1000元,今天我来还给你……”近日,来自安徽的董克荣终于了却自己多年来的一个夙愿,找到了20年前资助他渡过难关的恩人——靖江“哥哥”陈小平,并如数将钱汇给恩人,生动诠释了什么是“诚信”和“感恩”。

  “你好,是小董吗……”4月14日晚9点左右,身在安徽的董克荣的电话骤然响起,电话那头的声音既熟悉又有点陌生,令他没想到的是,打来电话的正是他苦苦寻找多年的靖江“哥哥”陈小平。

  “没想到这笔钱,你居然记了这么多年,我早就已经忘记了。”电话中,陈小平告诉董克荣,当天,身边不少亲朋好友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一篇名为《全城寻找!20年前借出1000元钱的那位陈先生,董克荣在找你!》的文章,纷纷给他打来电话,但他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直到把文章看完,一段尘封了20年的回忆才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

  原来,安徽人董克荣目前在盐城一铸造厂做健身器材方面的工作,他想寻找失联二十几年的好友陈小平,了却自己二十多年来的一个心结!

  “这1000元就像是一块石头一样,20年一年一年在心里增重,直到听到哥哥的声音,这块石头终于落地了。”电话中,董克荣激动的心情难以自抑,两兄弟互相问候了彼此现在的情况,并约定近期在靖江见面。随后,两人互加了微信好友,董克荣立即将1000元转账给了陈小平,并给陈小平的家人分别发送了两个大大的红包,但陈小平却一直没有领取。

  “钱不重要,我们能够重遇才是最珍贵的。”陈小平说,他更看重的是他们兄弟间的这份情谊。

  揭开一段尘封20年的往事

  董克荣是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人。20多年前,17岁的他和陈小平的岳父同在生祠一家村办企业工作,由于年纪小,又是外地人,陈小平的岳父对他十分照顾,经常邀他到家里玩。一来二去,陈小平把董克荣当作自己的亲弟弟一样。

  “他们一家人都是热心人,即使是毫无关系的陌生人,也当作家人来对待。”董克荣记得,那时,陈小平看到他买不起新衣服,就找些自己的旧衣服,清洗干净给他做工作服。

  1999年,董克荣所在企业倒闭了,他回到安徽找工作,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一家人失去了经济来源。一筹莫展之时,董克荣得知江阴市公安局正在招聘辅警,但需要交1000元的培训费。1000块钱的培训费对当时的他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1000元,对当时没有工作还要照顾一家老小的董克荣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董克荣鼓足勇气,找到了陈小平哥哥借钱。陈小平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拿出1000元塞到董克荣手中。

  然而,令董克荣没想到的是:这一借,就欠了二十多年!

  一封信给予他前行的力量

  董克荣来到江阴做辅警后不久,便收到了陈小平的来信。原来,陈小平放心不下,信中句句关心的话语,让董克荣感到十分温暖。随后,兄弟俩全靠书信往来。

  “如果说1000元是我们一家的‘救命稻草’,那么这一封封信则给予了我继续前行的力量。”董克荣说,两人书信来往两三年后,他接连寄了几封信都石沉大海,两人就断了联系。

  在江阴做了五年辅警,董克荣考虑到家庭的压力,仍选择继续做更熟悉的浇筑工作。浇筑工作非常辛苦,但能挣到钱。

  5年间,经过自身的努力拼搏,董克荣的能力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工资也水涨船高,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如今董克荣的大儿子在上海工作,小儿子正在上学,家庭的负担逐渐减轻。“我从没忘记帮助过自己的陈小平,借的这1000元钱也像是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心头。”

  为报恩情,他来到靖江寻人

  20年前,没有电话,董克荣到江阴后,两人之间通讯几乎全靠书信往来。然而,这唯一的联系方式,持续了两三年,在董克荣接连寄了好几封信却都石沉大海!

  2009年,董克荣举家来陈小平老家——马桥镇白衣堂金家埭寻找,10年间靖江的变化翻天覆地,原先陈小平家所住的地方已经拆迁,还盖起了楼房。

  董克荣在附近打听消息未果后,只能先回安徽。今年4月5日,趁着难得的假期,董克荣再次来到马桥镇白衣村打听消息,但仍一无所获。随后,董克荣又向当地派出所求助,但也无功而返。直到4月14日,他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寻人启事”,终于联系上当年的“哥哥”陈小平。

  陈小平今年54岁,在江苏金安警用器材制造公司工作。“我的生活很平凡,经济条件可以自给自足。”陈小平说,当初想帮董克荣,正是因为把他当成了亲兄弟。令他没想到的是,董克荣为了20年前的1000元竟然一直坚持寻找他,没有放弃。

  记者 顾和平 通讯员 周宁

标签:靖江;哥哥;安徽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