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响水七旬老人来姜堰报师恩 60年前老师将辍学的她劝回课堂
2019-03-19 15:10:00  来源:泰州晚报  
1
听新闻

  师恩难忘。对于盐城响水县一位七旬老人来说,这句话有着格外重的分量。60年前,是一位姜堰籍的老师及时的帮助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时隔60年,老人专程赶来,只为向当年的恩师道声谢。这回,在姜堰警方的帮助下,老人终于如愿。

  近日,一位76岁的老人走进姜堰区溱潼镇政府,请求工作人员帮她寻找60年前的恩师潘国良。

  老人介绍,她名叫高善梅,今年76岁,盐城市响水县人,现已随子女搬到扬州生活。她说:“恩师潘国良是姜堰人,当年他和师娘陈慧珍都曾在盐城市响水县月港中学任教。我记得老师当年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名叫小溱,小女儿名叫小潼,连起来就是‘溱潼’。我就凭着这个印象,来这里找我的老师。”

  政府工作人员建议老人,要找人还是到溱潼派出所看看。高善梅于是来到溱潼派出所,并向警官周林说明了来意。周林的印象中,溱潼当地没有一位叫潘国良的老师。于是,周警官便通过人口信息系统帮忙查找。

  高善梅起先提供的全名是“潘国粱”,但系统里并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人。周警官扩大了寻找范围,结果发现了一位叫“潘国良”的老人,膝下有三个子女,老大叫小溱,老二叫小潼,老三叫小镇。这些特征与高善梅提供的信息高度吻合。

  当电脑中搜出潘国良的照片时,高善梅一眼就认了出来,当场泪流满面:“哎呀,这就是我的恩师。没错,这么多年我终于找到他了,太好了。”

  老师的帮助改变了她一生

  为啥隔了60年,高善梅老人要远道而来寻找恩师呢?

  老人说,是因为潘国良老师当年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那是1966年,在月港中学任教的潘国良和陈慧珍夫妇都是她的老师。

  “那个年代,家家生活条件困难。我们月港中学开始还有120多个学生,后来只剩下了24个,几乎都因家贫退学了。”高善梅说,她在家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家里经营着一家豆腐店,辍学在家的她就帮着父母卖豆腐。虽然心里很想读书,但家里实在是供不起。

  为了多卖点豆腐、多挣点钱,她不但在家门口卖,有时还会挑着担子上月港街上去卖。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只能认命了。

  一天,在月港街上卖豆腐时,她远远就看见了高大的潘国良老师。见老师朝自己走来,她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赶紧往人群里钻。谁知老师早就看到她了,从人群中把她拽了出来。

  潘老师严厉地对她说,卖豆腐养家光荣,不丢人,但学业也不能放弃,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后来,潘老师帮着联系了学校的食堂,以后但凡高家卖不完的豆腐就送到学校去。不过有个前提是,不能影响孩子读书。

  在潘老师的帮助下,高善梅终于重回课堂。她很珍惜这样来之不易的机会,发奋学习,成绩优异。初三那年,她写的作文《荣芳姐》还登上了刊物《作文选》。

  毕业后,高善梅在响水县耕读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教书期间,她不忘潘老师的教诲,依然坚持自学,并拿到了盐城师范的自考毕业证书。再后来,高善梅转为了一名正式教师。“正是潘老师的帮助,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高善梅感慨地说。

  60年心愿终于了结

  周警官多方查找,联系上了潘国良的小儿子潘小镇。同时,也得到了一个遗憾的消息,潘国良老人已于去年去世。听闻这个消息,高善梅百感交集。

  潘小镇在向其母陈慧珍核实情况后,立刻驾车来到溱潼派出所,将高善梅接回家中。

  “一路上,师娘不停地打电话问我们到哪了。直到我们进门时,她还打来了一个电话。原来,师娘也想早点见到我啊。”高善梅说。

  60年未见,高善梅紧紧握着师娘陈慧珍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她们促膝相谈,有着一堆说不完的知心话。

  第二天,高善梅在师娘陈慧珍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恩师的墓前,献上了一束鲜花,她忍不住热泪,连连说:“恩师啊,我来晚了,来晚了……”

  高善梅说;“潘老师的恩情,60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过去也找了他几次,都没能如愿找到。老师在的时候,从没喝过我一口水,甚至不知道我家的具体位置。我来晚了,心里很内疚。他人不在了,我去墓前祭拜一下,也算了结了60年的夙愿。”

  记者 胡桂材 通讯员 江小明 应婷婷

标签:老师;老人;响水县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