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泰式民居”价值何在?这本书告诉你
2018-12-28 14:48:00  来源:泰州晚报  
1
听新闻

  12月26日,泰州举行《泰式民居》新书首发式,该书对泰式民居做了系统阐释,填补了我国历史建筑理论研究方面的一项空白。

  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文物专家鉴定,泰州民宅、民居建筑被定名为“泰式民居”。专家认为,泰州民居既有南方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的雄浑简朴。相关专家提出,外观简单朴素、装饰实用精巧的泰州民居,能与江西景德镇赣式民居、安徽歙县、黟县徽式民居、江苏吴县苏式民居相媲美。

  本次公开发行的《泰式民居》,由泰州市住建局策划编研,凤凰出版社出版发行,文史专家黄炳煜撰稿,是一部关于“泰式民居”的系统理论专著。从历史概况、民居结构、瓦作、木作、装修及民俗等方面对“泰式民居”的特点做了详细的阐述。

  黄炳煜介绍,与其他城市相比,泰州民居名目繁多,且多有特色,税东街明清住宅、范家花园、日涉园、崇儒祠、胡公书院等,都是“泰式民居”的代表。《泰式民居》对泰州传统建筑样式做了系统化的解读和展示,不仅有建筑个案的展示,也有对局部构件的展示,不局限在市区,还收录了大量周边城镇的建筑案例,通过对建筑工艺和文化内涵的双重解读,让人们对“泰式建筑”有更加立体、更加多维的认识,对泰州传统文化有更全面的领悟。

  阮仪三为本书作序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阮仪三教授,专门为《泰式民居》作序。阮仪三与泰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其父亲曾经在泰州生活工作过。阮仪三曾主持编写《泰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熟悉泰州民居。

  阮仪三教授肯定了“泰式民居”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并称赞这本《泰式民居》图文并茂,是珍贵的科技成果,集泰式民居的大成,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贡献。阮仪三教授曾多次盛赞泰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之一是“集明清民居之佳构”,对泰式民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与粉墙黛瓦的苏式民居不同,泰州古民居大多用青砖砌筑,大门朝东、前厅后堂在一条中轴线上,且正房大多坐北朝南。外墙不用石灰外粉,青砖黛瓦,精工细作,简单朴素。反映了泰州人民的纯朴品质,凡事不喜外露,注重实用价值。

  据了解,95岁高龄的著名古建筑专家戚德耀,为《泰式民居》审稿。戚德耀曾是省文化厅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省文物专家组组长,一生为无数古建筑“听诊把脉”。他对《泰式民居》文稿进行了认真把关,前后两次对全书逐章逐句审稿,他还亲自撰写了几千字的审稿意见,保证了编研的质量,增加了编研的含金量。

  让更多人读懂“泰式建筑”

  《泰式民居》已经通过凤凰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资料收集丰富,内容有实有虚,书中有大量的难得见到的隐蔽结构照片,对泰式建筑、泰州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甚至是来泰的旅游者,都有很高的阅读收藏价值。

  书中对泰州民居中常见的组成部分,入天井、屋顶、屋脊、砖雕等都做了详尽的介绍。

  黄炳煜介绍说,天井是泰式民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内容,一般“泰式民居”的前后两进之间,都有大小不一的天井。在讲到屋顶时,泰州民居的屋顶采用了硬山顶,屋脊用磨砖垒叠成清水脊,以杗砖磨成宽窄不等的线与面,既美观,又减轻了屋脊负荷,更能抵抗风暴袭击。檐口出水处,底瓦和面瓦的瓦头都专门烧制,上瓦端叫“猫头”,下瓦端叫“滴水”,都模印有图案纹样,这就形成了泰州民居的“猫头滴水”特色,其功能既利水排出,又增加美观,更富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泰式民居还透着泰州人朴素的生活哲学,黄炳煜以墙角举例,不少泰州古民居的墙体拐角处,都会被切去墙角,这种利于通行的做法,被称作“左右逢源”。

  据了解,相关部门将推动《泰式民居》的综合利用,提升市民对泰式民居的保护意识,在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修缮过程中,充分运用《泰式民居》的研究成果,加快涵东、渔行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复兴步伐。

  记者 张庆龙 通讯员 唐卫华

标签:民居;泰州;阮仪三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