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一把泥刀在手他雕出了个工匠名头 去南山寺看看他的作品
2018-12-26 10:40:00  来源:泰州晚报  
1
听新闻

  在江苏科宇古典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高中毕业的泥瓦匠吕所强是技术骨干,如今更是出了名的古建筑能工巧匠,他曾在2018年江苏省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大赛上荣获二等奖,他也是今年刚刚获评的五名“海陵工匠”之一。近日,记者走近这位整天和砖瓦水泥打交道的匠人,了解他练就一手绝活、精益求精的人生故事。

  市区不少古建留下他的作品

  见到吕所强时,56岁的他头戴安全帽、身粘泥灰,手拿泥刀的他正在为泰州四人医西侧的万字会老房砌砖墙。这座建筑除了脊头,也就是人字顶两端需要泥塑翘角外,其他需要泥塑、砖雕的地方并不多,所以在这里,吕所强多数时候和瓦工同事一样,干的是普通的瓦工活。

  “你别看他在这儿砌砖头,他绝活可不少的。”旁边同事王友保忍不住插话,前期结束的南山寺修缮工程中,有不少泥塑、砖雕作品都是吕所强做的,建议记者去看看。

  的确,在采访前记者已经到南山寺观赏过吕所强的泥塑、砖雕作品。无论是展翅欲飞的仙鹤,戏耍宝珠的大小麒麟,还是振翅高飞的雄鹰,无不栩栩如生,仿佛要从墙面、屋脊上跳脱出来一般。

  从一段视频中可以看到,靠着一把小瓦刀,吕所强三下两下便雕出一只仙鹤的雏形,且线条流畅、造型逼真,看得围观者“瞠目结舌”。而在用泥雕塑前,得先用钢筋做架,再用钢丝网做出大致形状。之所以这么熟练,因为仙鹤的比例、结构早已经深深刻在吕所强的头脑中。

  南山寺有个麒麟戏珠的大型圆形镂空砖雕作品,结构均匀、凹凸有致,连麒麟身上细微的毛发、牙齿、指甲等也刻画得非常生动。雕刻这件作品,吕所强花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先画同样大小的平面草图,定稿后将图案用复印蓝纸印到砖墙上,然后开始雕,哪里高哪里低,就全凭手上的感觉了。”吕所强说,雕刻不同于画画,不小心雕过了头,就得把这块拿掉补上,再从头开始雕,所以每一刀都经过深思熟虑。

  由于长年从事古建筑施工,吕所强手上的感觉早已驾轻就熟,雕刻也不再是手工凿,而全用切割机、磨光机等机械设施来操作,效率也比手工凿要高很多。

  据介绍,自从1997年来泰州,吕所强曾参与学政试院、乔园、朱氏住宅、蒋氏住宅、五巷、光孝寺、南山寺等众多知名古建筑的修缮保护施工。如今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想要什么图案,吕所强都能够雕出来。

  能成才靠的是自学钻研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把泥刀拿在手,吕所强就是一个普通泥瓦匠,但这个泥瓦匠他一干就是30多年。早年学徒时,师傅就教导他,砌得不好就拆了重砌,铺得不对就揭下来重铺。学徒时打下的基础,也让吕所强找到了工匠精神的所在。

  吕所强是高邮市东逻镇新胜村人,当年高中毕业未能考上大学,后父母作主,他跟农村瓦匠师傅学手艺。“那时跟着师傅四处砌房,农村砌房都要在屋脊上雕上代表吉祥、万事如意的动物花卉图案,我就在那时开始琢磨的。”吕所强说,之前农村老瓦匠都懂点雕功,现在会的反倒慢慢变少了。但那时师傅最多点拨下,也不会手把手地教,更多的是靠自己观察和琢磨。几年下来,吕所强学会了雕屋脊,更掌握了泥雕所用的石灰、纸筋、水泥的混合比例。“水泥干得快,加入石灰是为了收水慢些,加入纸筋则是为了不裂缝。”

  1992年,吕所强所在的东逻镇有家古建筑公司招泥瓦匠到内蒙古做工程。自以为手艺不错他报了名,到那儿才知道,自己会的只是皮毛,真正懂雕功的瓦匠见啥雕啥,雕塑造型就像提前在脑子中储存了一般。

  从那时起,吕所强开始购买花卉动物等图案书籍来看,下班后哪里也不去,就待在宿舍里看书琢磨,琢磨出来哪里应该怎么雕怎么改进,就立即动手尝试。

  “雕塑和图画不一样,需要有立体感,不是专业人员是画不出来的,哪里该凹进去哪里该凸出来,全凭脑子想,再一遍又一遍试。”吕所强说,做工期间,他还不能停下手中的活儿,只能得空偷偷模仿,后来慢慢地,他也开始在施工中施展身手,会雕龙凤、雕花鸟。

  两年后内蒙古工程施工结束,他又回到老家帮人砌房,雕功用得不多,但他也没忘记钻研,空闲时琢磨最多的就是龙凤花鸟、蝙蝠麒麟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物的不同造型变化。

  用吕所强的话说,“这门技艺全靠自己钻,没有捷径。”1997年,他应邀来到江苏科宇古典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因为多年来对雕功始终有一股钻劲,他逐渐成长为该公司的一名技术骨干,是工程队的“活招牌”。

  记者 张翠红 通讯员 李爱华

标签:泥瓦匠;古建筑;麒麟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