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靖江发现一块明代石碑 或系百姓为明末县令陈函辉所立
2018-12-21 16:21:00  来源:泰州晚报  
1
听新闻

  靖江市岳庙、刘国钧故居管理处工作人员在生祠镇一户居民家门口发现一块刻有文字的石碑。经初步认定,疑为明代石碑。

  发现这块石碑的是该管理处主任张春贤。石块的一侧隐约能看出一些文字。经过了解,张春贤得知,这石块在该户居民家中有些年头了,一直放在家门口的场地上。这家人对石块的来源也说不清楚。与对方协商后,张春贤便花了800元将石块买了下来,运回了岳庙妥善保管。

  这块石碑呈青褐色,经测量,高50厘米、宽92厘米、厚30厘米。石碑正面的文字和图案由于风蚀严重,已经无法辨清。在石碑的下方,能看到明显的断裂面。

  经过一系列的专业操作,石碑上面的碑文内容被完整地拓印了下来。石碑从右至左刻着“靖江县邑侯陈公永思碑记”11个篆体字,文字的左侧刻有仙鹤,右侧刻有凤凰的图案。靖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家骏说,根据石碑上的书法字体和图案雕刻工艺,这块碑很有可能出自明代,因为明朝雕刻造型简练,不繁缛,此碑正具备了这样的特征。刘家骏介绍,古时候的石碑结构一般分为碑额、碑身、碑座,碑额上刻有碑名,碑身刻写碑文,碑座起承重和装饰作用。根据石碑上的内容,这块应该是石碑中的碑额部分。

  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张春贤介绍,“邑侯”为县令的别称。永思碑是人们为纪念当地比较有名望、德高望重或者有一定影响的人士的善行义举,而立碑表达永思之情。据推测,这块碑很可能是靖江人为纪念县令陈函辉而立。

  靖江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块古碑的现身意义很大。但这块石碑上的内容较少,过去立于何处,记载的是何人事迹等,有待进一步考证、研究。(记者 胡桂材 通讯员 严云秋)

  陈函辉何许人也?

  陈函辉(1590~1646)明末殉节官员。原名炜,字木叔,号小寒山子,别号寒椒道人,浙江临海人。著有《陈寒山文集》、《寒香集》、《腐史》等。

  陈函辉少年曾读书于白鹿洞。万历十八年(1590年),师从黄道周。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得中举人头名。崇祯二年(1629年),避世于小寒山,读异书,寄情诗酒,多谈经济,不复言帖括铅椠。陈函辉与徐霞客为至交,徐三次游台、荡,曾在其家“小寒山”烧灯夜话。先后与徐写了交谊诗40余首。霞客病危特请函辉为其作墓志铭。该《墓志铭》后收入《徐霞客游记》中。

  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靖江县志》有一段文字记录了陈函辉的故事。明崇祯九年(1636年)以名进士任靖江知县。在靖江6年,各方面多有建树。他首先领导开浚横亘全县东西的团河,又疏通各条河港,与团河相通。并于东门设东山闸,西门设寒山闸,小沙(永兴团)设平山闸;在各港口筑坝10余丈,使收蓄水之功。由于他组织得法,调度有方,团河开浚工程两月告竣。此后县内水利配套,农田保收,百姓深受其益。

  陈到任前,靖江和泰兴两县百姓为界址纠纷甚烈,双方械斗死伤颇多。陈以大局为重,主动让出土地数百顷,从而平息了界址纠纷。他大力实行“条鞭法”,以限制赋税,使下属官员不敢对百姓任意榨取;实行“丈量法”,以杜绝豪绅对土地的兼并;实行“游徼法”,以制止胥吏对农民的敲诈勒索。他还编修县志,整饬武备,进剿海寇,教民捕蝗。当大饥大疫之年,他捐出自己的积俸,施粥施药,救济百姓。因而靖、泰人民均对他十分敬仰,分别建立生祠、陈公堂,以资怀念。

  陈函辉离任不久,清兵入关,福王在南京称帝。他激于民族义愤,本想起兵勤王,因福王不许而作罢。后被福王任为职方主事,在江北监军。扬州之役,福王败灭,陈去绍兴投奔鲁王,被鲁王任为礼部右侍郎。清兵复至,陈与鲁王在战争中离散。为保持名族气节,陈哭入云峰寺,作绝命词,投水而死。

标签:石碑;靖江市;张春贤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