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霜降,泰州二中稼穑园又迎来了一场丰收。全校学生在丰收锣鼓的音乐声中,来到稼穑园的山芋地,共同参加“红薯飘香滋味长”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共分四个环节:识红薯、颂红薯、扒红薯、品红薯。生活中,红薯虽然常见,但大家对红薯还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请生物组袁丞墅老师,为大家简要介绍红薯的特点、分类和生长习性。紧接着,高一国际班丁梓芸同学为大家朗诵了高松富副校长专门为本次活动创作的散文《红薯》。为了迎接这场丰收,学校著名书法家王建民老师特意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七绝咏红薯》:不似百芳春绚烂,只和藤叶共云霞。寒来愿向炉中烤,一捧丹心到汝家。
在欣赏了高松富副校长和王建民老师的作品之后,该校校长戴荣说道:“拉美是红薯原产地,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传到世界各地。红薯埋在土里,并非是在“冬眠”,而是一直在把根茎扎得更深、把藤蔓伸得更远,从而吸收更多的阳光和养分。我们的学习,也要像红薯一样,要用尽全力。红薯尽力向外伸展藤蔓,既获取营养,也扩大了影响。我们也要像红薯一样,善于向周围的同学学习,同时力所能及地帮助同学,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扒红薯”是活动最重要的环节,每个班的3名学生代表与老师一道扒山芋。同学们手捧着沉甸甸的山芋,喜上眉梢,甜在心头。上午第四节课后,远远就能闻到学校食堂里飘出的阵阵红薯香,同学们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体味着红薯的滋味,更体味着劳动的滋味。
为什么要在当天收山芋?戴荣说,因为是二十四个节气的“霜降”。“秋霜降,薯归仓”,“霜降到,薯刨完”是我国农谚。如果这一天不收红薯的话,天气转冷,红薯就会烂在地里面。作为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结晶,二十四节气既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
活动间隙,记者了解到,该校占地220多亩,种庄稼的面积有七八十亩,种植有花生、蚕豆、萝卜等,供学生劳动和教学之需。谈及开展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戴荣说:一是加强劳动教育,在生活和学习中弘扬劳动精神;二是学习红薯扎根大地、造福人类的品格;三是告诉同学们“读书如稼穑,勤耕致丰饶”的道理。同时还应该得到以下三点启发。第一,要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第二,要遵循规律,敬畏规律。第三,别在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心存敬畏。开展这样的活动,也是教育同学们别在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交汇点记者 赵晓勇 通讯员 陈雨辰 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