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铸就防骗长城,擦亮识骗慧眼”——靖江孤山派出所开展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活动
2018-10-17 15:0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0月17日泰州讯(高纪贵)近年来,各种诈骗案件呈高发、多发、多样化态势,诈骗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电话诈骗、保健品诈骗、非法集资等,形式五花八门。针对这一现象,靖江孤山派出所广搜相关案事例、组织民警进社区、下村庄,针对农村法律知识匮乏、防范意识淡薄的老年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诈骗宣传活动。

  民警深入分析了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

  年纪越大就越容易相信别人

  随着年龄的增大,有些老年人的知识、信息明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中很多复杂的现象知之甚少。有些老年人的知觉反应迟钝,轻信花言巧语,加之对社会接触较少,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对花样翻新的骗术不易识别,易被歪理邪说所迷惑,便往往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的目标。也有人利用老年人贪小利的思想,利用送礼品、返现金等手段,骗取老年人信任,吹嘘产品功能如何好、产品如何物超所值来欺骗农村老年人。到最后要你付1000或2000元购买实际价值不超过二、三百元的物品。到恍然大悟时,犯罪分子早已逃之夭夭。

  物质、健康需求增大

  部分老年人退休或下岗后经济状况不稳定,常期望能有意外致富的机会,因此容易上假广告和推销商的当,损失钱财。另外,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他们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会增强。这时,他们会容易迷信各种“神奇”的疗法,以求“不得病”,一些江湖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效等幌子进行欺骗。

  与亲人缺乏沟通、联系不足

  人到晚年,就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一旦跟家人、亲戚的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设防。在很多的保健品诈骗中,骗子假装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另外,诈骗者通过电话等手段谎称自己是老人的儿孙,并且用自己遇到急事为由头要一大笔钱。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因为被骗者独居、与儿孙联系少,屡屡得手。所以老年人要与老伴或儿孙多联系、多沟能,搞不明白的多听、多问。

  诈骗的形式越来越专业化

  对老人进行诈骗的形式一直在变化,在物价、医疗上涨等背景下,老龄人的安全感降低,很容易陷入到许多以重利等融资、投资中去。老年人是投资理财风险防范最弱的群体,投资理财知识缺乏,获取市场行情信息的渠道窄,再加之耳根软,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老年人的这些“特点”,设下投资理财陷阱,引诱老年人上当受骗。

  民警提醒:“保障老年人权益,关乎家庭幸福安康。老年人一旦被骗,对身心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要防范诈骗,广大老年人要做到:

  经常读书看报、看新闻,尤其要多关注一些法制栏目的文章和节目。可以通过社区内的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宣传,了解当时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以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也可从别人的上当受骗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使自己变的理智和聪明一些。

  克服贪婪的心理,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要老年人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

  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不要和“陌生人”过于亲热。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或找老伴、或找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商量对策,需要报警时要坚决报警。另外,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以及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防止受其蒙蔽;不要相信有高额回报的各种投资,防止利令智昏,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一叶蔽目。

  活动结束后,参会的老年人纷纷表示孤山派出所送法律知识下乡、送防诈骗知识下乡是及时雨,他们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一定牢记这些事例、案例,广泛宣传,牢记不轻信、不贪小利的教训,从心理上筑牢防诈骗长城。

标签:
责编:张静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