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增进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民生福祉
2018-08-08 15:23:00  来源:泰州日报  作者:童凯 京明 兴栋 春荣 小军  
1
听新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彰显发展温度,在增进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民生福祉上交好答卷。”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向百姓作出庄严承诺:要着力解决结构性的民生问题,着力实施普惠性的民生工程,着力办好扶助性的民生实事,着力满足多样性的民生需求,不断拓展“泰州幸福多”的时代内涵,让城市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抓好就业、扶贫和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一组数据突显民生幸福。今年上半年,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8.8%,高于经济增速;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57万人,增长6.1%,城镇登记失业率1.8%,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就业形势良好;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3.38万人;发放各类创业担保贷款3.44亿元,新增创业4.05万人,创业人数持续增长……

  “让百姓充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事。我们将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努力化解我市就业总量压力,突破就业结构性矛盾瓶颈,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创业,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更有‘温度’。”市人社局局长王明根说,下一步,市人社部门将制定实施支持新兴业态就业、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就业精准扶贫等政策举措,完善扶持和促进就业的机制,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同时,进一步深化创业富民工作,持续优化创业生态。

  扶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没有经济薄弱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小康。共建共享增强人民群众福祉,首先要在扶贫攻坚补齐短板上下大气力。

  2016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实施产业扶贫、创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用于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健康扶贫保险实现低收入人口全覆盖。经过两年努力,至2017年底,全市建档立卡的7.09万户、11.72万低收入人口已有72547人实现脱贫,占低收入人口的61.8%,665个经济薄弱村(居)有370个村集体收入达到35万元以上,占55.6%。

  “到2020年,确保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跟全市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市委农工办主任朱应才说,我市将牢牢抓住政策落实和责任落实两大关键,聚焦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突出黄桥老区和里下河经济薄弱地区,确保到2019年底,我市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全部实现脱贫目标。

  “‘补齐民生短板,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市民政局局长李志高说,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行动,规范农村低保申请、审核、审批、公示程序。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探索特困家庭深度救助机制,加大对“支出型”贫困的救助力度。落实特困人员供养、困境儿童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推进教育和医疗公平,加快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些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是市委市政府做好民生保障最好的注脚。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让更多学生进入高中就读;国家试点项目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改革成效明显,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经验全国推广;组建“泰有福”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夕阳红老年活动中心建成开放……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基础向提质,从基本向全面,从普惠到优质,进一步提升医疗、教育等水平,让泰州人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拥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更公平合理地享有改革发展成果,是今后三年民生工作的新目标。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关乎孩子的未来和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市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奚爱国说,报告突出抓住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教育综合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三大重点任务,切实满足人民群众优质均衡教育需求,让泰州老百姓享受更多教育改革红利。这是对省委“满怀真情办好教育改革等三件民生实事”要求的直接呼应,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不仅有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满腔热情,更有思考教育的理性认识和深化改革的务实行动。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市卫计委主任徐洪涛说,全会报告卫生部分明确了全市医改的重点任务,提出了低收入人口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的刚性要求,对创建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给定了量化指标。这些都为我市今后卫生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和人文关怀。

  李志高说,今后,我市将着力于“老有所养”,加快推进城乡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人助餐、助浴点建设,按时保质完成改善民生实事任务。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回头看”,集中整治基础性指标未合格的养老机构。做好养老服务券组织申请和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发放好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养老服务券。

  构筑平安铜墙铁壁,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更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

  此次市委全会明确,今后三年,我市要落实社会治理“一张网、五统一”,推行乡镇(街道)“一中心三平台”工作机制,网格创建达标率80%、网格化治理中心标准化建成率90%。

  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平稳,刑事案件、八类案件保持全省最低,群众安全感保持全省前列……近年来,全市政法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社会治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激活社会“平安细胞”,构筑平安铜墙铁壁,使人民生活更有“质感”。

  “唯有平安,生活才更具‘质感’。”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市维稳办主任徐生炉说,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市委全会对“平安”工作提出的目标任务,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升级版技防城建设,新增平安智慧小区105个,二类视频监控资源联网运行率50%以上。积极推进预测预警预防机制和平台建设,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幸福的城市必有和谐的社会,和谐的社会依靠一流的社会治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向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实现新提升,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关键在于更好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下一步,全市政法系统将着力围绕推进产业升级、金融等关键领域改革等,精心组织经济和金融领域涉稳风险防控攻坚;围绕项目建设、中心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不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围绕污染防治、乡村振兴、民生事业等,扎实开展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攻坚。同时,建立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领导政法工作组织体系,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加强统筹协调、谋划部署、督办落实、服务保障等职能。

  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幸福的感受,不仅在于外在条件的改善,更多的来源于百姓内心的感受、精神的丰富。共建共享增强人民群众福祉,不能忽视人的素养提升,优秀文化的滋养,文明氛围的营造。

  “体育是文化,是精神,更是民生。”市体育局局长陈学东说,围绕“增进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民生福祉”,我市体育部门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今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满足多样化的体育民生需求,完成50个全民健身场所的提档升级改造。同时,充分利用泰州自然禀赋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在做活泰州体育“水文章”和“棋文章”上下足功夫,努力打造“动静结合”的泰州体育特色,全面提升泰州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不断拓展“泰州幸福多”的时代内涵。

标签:
责编:顾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