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李德仁院士:读书、思维、创新、实践
2018-07-26 09:24:00  来源:泰州晚报  
1
听新闻

  作为“老研究生”,我给你们讲点方法:读书、思维、创新、实践。我认为这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必须坚持的人生信条。

  作为一个想为国家做贡献的人,不管做什么行业,这八个字都不能少。同时,我再加一句话,“成功在于坚持不懈地努力”。我希望大家长期不断地超越自己取得成功,为国家多做贡献。

  爱读世界名著,两三天一本

  我本科时学俄语,苏联大牌专家的书我全读完了。大一时我也爱玩,但我更爱图书馆的那些书。我当时特别爱看欧美文化的经典著作,例如莎士比亚全集,后来看《红与黑》,又把法国作家的作品全看了,再到后来看歌德、托尔斯泰。当时我看书的状态是天天看书,一般两三天可以看完一本厚书。

  我读研时,图书馆的阅览室常常只有两个人,我的导师王之卓先生和我。当时我很穷,也没有复印机,我就用我爸从银行带回家的旧账本,在反面一边看书一边记录。现在回想起来,读书真是很重要的事,正如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非常重要,如果你不多读书,就找不到一个快的道路。即使你有能力自己钻,但是人家的折腾和弯路你需要再走一遍。如果你读一遍书,就可以走一个“捷径”,知道这个学科这个方向世界上的前沿在哪,哪几个人做得最好。

  不迷信书本和权威,学会质疑和探讨

  读书不能死读书。在后面的求学过程中,这种质疑和探讨伴随着我。我认为,好老师一般喜欢有吹毛求疵精神的人,喜欢能够读书识理并找到问题的人。这就说明要有思维,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这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任何一本书,仔细推敲都可能存在问题,没有绝对的真理。

  通过勤奋加努力一样可以创新

  光读书、光想是不够的,创新才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每个人的历史使命可能都是做出一些创新。

  关于创新这一点,我举一个不属于测量的例子。“文化大革命”后,我被分配到水泥厂干活,整天打电线杆、绑钢筋、搅混凝土、钻螺丝,三班倒。厂长看我是大学生,就把我转到实验室,专门负责水泥制品厂的化学研究。我跟国家建材院的研究人员一起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硫铝酸盐水泥系列,获得了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之所以说创新这个问题,是经常有学生跟我说,这个研究不是他熟悉的,他做不好。但是同学们想想,当时水泥对我来说也不是熟悉的,没学过,通过勤奋加努力一样也可以创新。

  创新还需要不断地实践

  最后,创新还需要实践。你读书获得的知识、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是创新,验证对不对就是实践。现在的研究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提出一种新算法做了个实验,实验结果不好就不提,结果好就写文章,我认为这种创新不完备。如果你做了五个实验,只有一个成功了,而四个失败了,如果不把四个实验失败的原因找到,那么那一个成功也是假的。很多方法和创新是有条件才成立的。比如,可能你的方法适用于平地,不适用于山地,或者适用于南方,不适用于北方,不具有普适性,所以要多实践验证;当然也不要盲目实践。这就是我们老一代人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精益求精,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更不是只拣对的说。

  因此,我们要坚持读书、思维、创新、实践这样一个周期的过程。另外,还要坚持,成功在于坚持不懈地努力。(原文载于《武汉大学学报》,本文有删节)

标签:
责编:顾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