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下周高温有望暂退
2018-07-20 09:51:00  来源:泰州日报  作者:丹丹 童凯 梦琪  
1
听新闻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这周以来,泰州的天气一直被高温霸屏,处在“昼烤夜焖”模式下,简直热到让人开始“怀疑人生”。

  下周一还将迎来大暑节气,一个霸气的“大”字,似乎要把暑气烘托到制高点。不过好消息是,天气剧本并没有继续按照简单粗暴的晴热套路发展下去,因为神秘的“救火队员”——台风正在赶来救援的路上。

  未来7天高温有所松动

  今天,“高温联播”还将在我市播放最后一集。市气象台说,目前,今年第10号台风“安比”(热带风暴级)已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受其影响,接下去几日,全市高温可能会逐渐减弱消退。

  夏季台风好比是高温天里的“救火队员”。从最新中长期天气预报来看,21日开始到24日,我市最高气温将会转落到高温线下,25日、26日,高温还将再次反弹。在此期间,大家还要注意防范从明天夜里开始的雷阵雨天气,以及22日的7级大风。

  总的来说,未来7天我市高温将会有所松动,具体预报为:20日晴到多云,气温25℃到35℃左右;21日多云转阴,夜里部分地区有阵雨,气温25℃到34℃;22日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7℃到31℃;23日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6℃到30℃;24日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7℃到34℃;25日多云,局部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8℃到35℃;26日多云,局部有阵雨或雷雨,气温28℃到35℃。

  避免中暑预防为主

  由于持续高温,近期中暑事件也频繁发生。据了解,本月以来,市区各大医院已收治20多例中暑病人。

  这20多例中暑病人以中老年人和户外作业者居多,中暑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9时至下午5时之间,中暑地点绝大部分为高温封闭房间、室外空旷区域等。中暑原因有很多,市民在室外活动时受阳光直接暴晒,长时间在外作业容易发生中暑;老年人在高温密闭的房间内不开空调,如果通风差、湿度大,也容易发生中暑。

  市急救中心提醒,避免中暑要以预防为主,市民应尽量减少在高温环境下的停留时间,因工作需要应采取通风、防晒、及时饮水和休息等防暑降温措施,外出时最好随身携带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一旦发现中暑病人,首先应将病人迅速脱离高热环境,移至通风好的阴凉地方,让患者躺下休息,解开衣扣,脱去衣服,向身体上喷洒凉水降温,或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在头颈部、肘部、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温水擦拭降温,并让中暑病人适当饮用一些含盐或电解质的饮料。对病情危重或经适当处理无好转者,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接受治疗。

  冬病夏治正当时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泰州中医院中医经典科杂病科主任黄俭仪介绍,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通过三伏贴、三伏灸、平衡罐、中药沐足等手段,达到补阳固阳,从而防治疾病的目的,其中穴位敷贴即“三伏贴”是最为常用。

  黄俭仪说,一般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肠胃炎、慢性腹泻、食欲不振等都适合冬病夏治。另外,小儿咳嗽、呼吸道感染,女性痛经、宫寒也可以考虑冬病夏治。今年的三伏天为期40天,初伏7月17日到7月26日,中伏7月27日到8月15日,闰中伏8月16日至8月25日,末伏8月16日至9月5日,三伏贴共需要贴4次。

  “但三伏贴治疗也不能盲目跟风,如果有苔厚腻发黄、舌质发红、常发口腔溃疡、大便干结、性情急躁易怒、头胀痛、面赤等症状,说明已经阳气亢盛,不需要补阳了。”黄俭仪建议,贴敷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进食冷饮,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大暑节气

  每年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

  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风俗

  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

  谚语

  禾到大暑日夜黄。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

  诗词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销夏》唐白居易

标签:
责编:顾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