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7日泰州讯(蔡文 徐优良)目前泰兴市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也是产量形成和穗期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小麦赤霉病发生后不仅造成产量损失,而且发病后产生的真菌毒素(DON)污染麦粒,导致小麦品质下降,甚至失去食用或饲用价值。根据田间菌源量、小麦品种抗病性、抽穗扬花期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今年小麦赤霉病呈重发流行的态势。连日来,泰兴市植保站陆续组织工作人员指导广大农户切实抓好“一喷三防”工作,控制小麦穗期病虫危害。
据4月3日调查,田间稻桩子囊壳平均枝带菌率14.9%,是大发生2012年(枝带菌率5.1%)的2.9倍,菌源足以造成病害大流行。小麦品种抗病能力不强。今年该市主栽品种“宁麦13”、“扬麦25”、“扬麦23”、“镇麦11”等品种对赤霉病抗性不强。生育进程差异大。由于去年小麦播期差异大,各地小麦生育进程差异较大,抽穗扬花期持续时间长,造成易感病生育期拉长,增加了扬花期遇到高温高湿和病菌侵染的机率。气候条件较为有利。据气象部门预报,4月中下旬气温偏高、过程性降雨偏多,很易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菌侵染和扩展。尤其以生育期迟的田块,抽穗扬花期气温较高,赤霉病流行的风险更大。
泰兴市植保站提出具体防控技术要求:一是防控策略要科学。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病虫兼治,药肥混喷,病害防治两次不动摇”的防治策略。以赤霉病为主攻对象,兼治白粉病、蚜虫、粘虫,结合进行叶面喷肥,做到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防促结合,保粒增重。二是防治时间要准确。小麦赤霉病防控时效性很强,适期用药是保证防治效果的关键措施。首次用药时间必须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株率5-10%),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隔5-7天再全面用好第二次药。如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小雨天气可正常用药,但用药量要增加10-20%。三是防治药剂要对路。第一次防治每亩用45%戊唑咪鲜胺50-60克或48%氰烯戊唑醇50克,加20%氰戊三唑酮70-80毫升,再加叶面肥奥丰50克;第二次防治每亩用48%氰烯戊唑醇50克或45%戊唑咪鲜胺50-60克。今年市财政“一喷三防”补助物资中没有防治虫害药剂,防治白粉病药量也不足,要指导农户配全药种、用足药量。多菌灵类药剂连续多年使用,赤霉病菌已产生较强抗药性,要停止使用多菌灵单剂或多酮等药剂防治赤霉病。四是防治次数要保证。要立足两次防治不动摇,即扬花初期用药一次,隔5-7天再用药一次。对品种高度感病、生育期极不整齐,扬花至灌浆初期遇多阴雨天气的田块,还应适当增加用药次数。
五是防治方法要正确。要根据要求用足水量,喷细雾,喷匀喷透,保证防治效果。亩用水量电动喷雾器要达到50公斤,弥雾机达到15公斤,自走式喷杆喷雾器达到25-30公斤。要发挥机动弥雾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效植保机械防治效果好、作业效率高等优点,大力开展统防统治,提高防治质量和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