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创业富民30条”引发泰州创业潮 5年已吸引30万人创业
2017-09-19 06:4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创业者排队领取“创业三张券”。

  创业项目推介。

  6月20日下午,泰州成立“创富泰州”千人创业导师团。今后,这1080名创业导师将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提升创业技能、规避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等服务。

  中国江苏网9月19日讯 “市委、市政府这么重视和支持创业,坚定了我继续创大业的信心。”说这话的是30岁的姜堰沈高镇汉土家庭农场主孙飞。4年前,在泰州创业富民政策的感召下,孙飞放弃在城市已经初具规模的创业公司,回到老家承包了300亩稻田。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他的农场办得有声有色,两年后就成为省级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孙飞计划下一步成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好生态和文化“两张牌”,办成一流的综合型生态休闲基地。

  孙飞的创业热情是泰州众多创业者的一个缩影。这几年,“创业”“增收”“富民”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热词,深入人心。来自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显示,近5年,泰州已有30万人走上创业之路。

  完善创新政策,激发创业新动能

  全民创业,政策引领是关键。泰州充分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结合泰州实际,及时完善创业政策,出台创业富民“30条”。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创业富民的意见》,从降低创业门槛、培育创业主体等8个方面,明确30项具体扶持政策,帮助创业者解决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缺场地等难题。

  推出创业富民“三张券”。明确两年内发放2亿元的创业培训券、1亿元的创业贷款贴息券和1亿元的创业租房补贴券。实行“培训补贴+奖励补贴”新模式,构建创业担保贷款还本不还息、还本还半息、还本还息再贴息新机制,场地补贴直接用券抵扣。坚持“快发放、易兑付、用得好”,上半年共发放培训券、贴息券和租房补贴券7.95万张、4.55万张、6882张。

  做大创业担保贷款规模。出台创业担保贷款基金管理办法,全市统筹建立2亿元创业担保基金,撬动创业担保贷款规模20亿元。将个人贴息贷款最高额度、期限和次数分别增加至100万元、3年和3次,小微企业贴息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300万元。上半年共发放相关贷款1.51亿元,同比增长19.1%。扩大创业富民补贴范围。落实一次性初始创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政策,切实提高补贴的普惠面和有效性。对镇街创业富民服务中心、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实体众创空间和蜂鸟空间驿站等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营造创富环境,形成高效推进新机制

  泰州将营造优质创业环境作为激活全民创业细胞的根本途径,全力构建富有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

  提高组织程度,形成强大合力。市委市政府建立推进全民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联动推进之势。组建市创业办,并从19个部门抽调了20多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为抓落实构筑坚实组织基础。各市(区)也分别成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推进的全民创业工作体系。加强督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创业富民3000人动员大会,并面向全市现场直播。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创业富民“30条”,统筹协调各责任部门迅速制定具体配套操作文件,并实行项目化管理,推动创业举措快落地、早生效。

  制定下发创业富民考核办法,分解下达各市(区)20项年度创业富民重点目标任务,将创业富民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并建立创业富民督查推进机制,确保全民创业各项目标如期实现。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创业热情。将泰州电视台图文频道改版为创业频道,在泰州日报开辟创业富民专版,开办创业富民公众微信号,编印“创富泰州”简报,创立系列专题专访专栏,在央视、江苏广电等媒体媒介推出报道1000多篇。开展名特优产品电商销售大赛、第五届创业富民大赛等系列赛事,打造“创富泰州”赛事品牌。推出“创小勇”“创小美”创业卡通形象,组织创业富民巡回宣讲活动,营造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

  优化创业载体,增强服务新成效

  实行不间断、保姆式的创业服务,切实做好创业者的“店小二”。以孵化培育为重点,促进创业成功。创建国家、省级、市级创业示范基地,提档升级创业孵化平台,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基地239家。建成泰州蜂巢创客空间联盟,在市区创办20家创客服务中心,高效运行泰州网络创业互动平台。建立创业项目征集推介奖补制度,扩容增量创业项目数据库,目前入库各类创业项目782个。

  组建“创富泰州”千人创业导师团,今年已为创业者提供专业服务3.5万人次。以提升质量为中心,抓好创业培训。构建创业培训“1+5”新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创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从定点机构、培训内容、师资管理、过程监管、补贴发放等5个方面,不断提升创业者能力水平。打造线上创业大讲堂,开发专属在线学习平台。构建“能力+实战”培训模式,紧扣新经济、新业态和特色产业,按需开展创业专项实训。上半年全市创业培训2.82万人,为去年同期的2.7倍。

  以精准扶持为保障,强化全程服务。构建创业前增强能力、创业中精细服务、创业后持续跟踪的全程帮扶体系。深化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内涵,全面摸清想创业人员的底数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扶持。设立创业富民服务热线,建立柔性执法制度,构建容错创业环境,协调各类矛盾问题,为初始创业者营造宽松空间。

  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明根表示,创业是群众致富的最大潜力所在。通过部门协调联动,强化政策合力,泰州目前已经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今后一段时期,泰州将继续高举富民旗帜,最大限度地挖掘创业潜力、增进民生福祉。继续强化工作责任,联合市效能办、创业办,加强督查,确保年度目标落到实处。继续强化主体培育,持续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有力助推五大群体创业,构建创业主体“铺天盖地”、创业典型“顶天立地”生动格局。继续强化能力提升,针对不同项目类型、不同个体条件、不同致富路径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引导,充分激发创业动力、创业活力。继续强化后续服务,实现资本、资源、载体、品牌、智力服务多路并进,做到创业政策“一本通”、创业办理“一站式”、创业服务“一条龙”,为聚焦富民、推动发展和扩大就业寻求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增创新优势。

  专家点评

  深入挖掘创业这个最大潜力

  张 卫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在不少地方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相称,人民群众对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有着很多新期盼。新时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目的就是将富民摆上更为突出的位置,集中力量、集中资源,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众。对此,有着“祥泰之州”美誉的泰州自然“心领神会”,就“打好聚焦富民主攻仗”作出了全面而又系统的部署。

  聚焦富民,首先要聚焦在发展上。现阶段,泰州发展不充分是富民最大的制约。因而,在聚焦富民时,提出的首要举措就是“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大源泉”。工业经济作为主体经济,是泰州发展的重要根基,在新一轮发展中,只有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不断“厚植跨越赶超新优势”,提档升级产业发展层次,实现经济的快速腾飞,才能创造更多财富源泉,让富民工程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聚焦富民,突出自主创业,是释放富民最大潜力的重要举措。有目共睹的是,一直以来,泰州非常重视创业富民,出台“创业富民30条”,不断营造全民创业的优良环境。可以说,泰州全民创业有基础、有优势,需要的是乘势而上,积极作为,抓好重点群体带动、重点领域引导、创业平台打造和创业文化建设等关键环节,持续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

  下一阶段 “深入挖掘创业这个最大潜力”非常必要,我的理解就是要结合不同创业阶段,构建系统性、制度化创业扶持体系,鼓励自主创业,加快推进小微企业“两创示范”,积极打造创业培训平台,大力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

  (作者系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江苏省社科院泰州分院院长、研究员)

  创业故事

  辞去城市高薪工作回乡养鸵鸟

  返乡大学生带领家乡农民一起致富

  每一个创业有成者光鲜的背后,都经历过鲜为人知的心酸和挫折。今年29岁的石正君也不例外。

  不甘平凡,辞掉安稳工作回乡养鸵鸟

  2009年,苏州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的石正君被一家上市公司聘为人力资源经理,实习期工资就有4500元左右。公司的高福利让员工很少流动,他每月工作量加起来差不多一周就可以完成,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的日子过得很悠闲。半年下来,石正君动了辞职创业的心思,“不想过着一眼能看到老的日子。”

  养猪是他的第一个创业计划,“80后里从事养猪业的人特别少,等老一代人退出养殖业,将来会有一个大市场。”石正君的父亲经营建筑消防器材的生意,家境还算殷实,对儿子的创业想法并不支持。

  石正君没有着急投产,先在山东、河北、北京等地转了一圈,参观了各种类型的养殖场,包括野猪、梅花鹿、鳄鱼等等,发现做养殖并没想象中简单,加上自己对动物医学一窍不通,经过一番对比,他选择了“看上去很好养”的鸵鸟。

  一波三折,100只鸵鸟两月死了一半

  石正君在姜堰市白米镇租了135亩土地,依葫芦画瓢建起了简单的圈舍,囤积好秸秆之后,立刻花了90万元从河南的一家养殖场进了100只种鸟。没想到第一次喂食,投掷了秸秆后,这些傲娇的大家伙们完全不理会,石正君以为鸵鸟们是舟车劳顿胃口不佳,起初也没上心,可是三天过去了,秸秆完全不见少,他慌了,连夜坐火车到河南那家养殖场重新观察才发现,原来光喂秸秆根本不行,这家养殖场凌晨4点多还要给鸵鸟喂精饲料和青苗。这一点此前并没有传授给他。学到了饲料的配法,石正君匆匆归家。

  等到他收回第一批玉米秆,鸵鸟已经饿死了好几只,一时没有那么多青苗,只能先喂饲料和玉米秆,鸵鸟还是在不停地死亡。眼看100只鸵鸟渐渐地剩下一半,石正君特别着急,两个月就生出了许多白发。

  为了解救这些大家伙,石正君除了学习专业书籍,还多方求教,他改变动物养殖流行的高密度、高抗生素、高速度“三高养殖法”,另辟蹊径,保证鸵鸟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和健康环境。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13年底,石正君的养殖场卖出了第一批60只鸵鸟,总价13万元左右,这是他等了三年的第一笔收益。石正君的鸵鸟养殖终于走上正轨。

  家家养鸵鸟,秸秆禁烧迎刃而解

  很快,石正君的鸵鸟养殖在白米镇家喻户晓,周围的农户也想跟着养,主动上门请教,“我聘请饲养员,他们偶尔还会偷个懒,如果农户自己养,一定会尽心尽力。”石正君说,每年一到冬天草料的贮存也是问题,300多吨的草料经常会因为雨水而发霉。如果分散给农户,让他们自己去找青苗和秸秆就会相对轻松。

  石正君动了合作养殖的念头,他邀请农户到基地免费接受培训和跟班实习。在雏鸟孵化生长40日龄、过好防疫关后,发放给农户饲养。同时,基地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设定最低保护价,饲养10个月左右,基地全部回收。“一般一只鸵鸟一年时间农户能赚到800元左右。现在白米镇完全不用为秸秆禁烧而发愁。”

  随着产业进一步做大,石正君又有了加工鸵鸟制品的心思。说干就干,“那会儿我要结婚,我把买房的钱都拿出来建厂房,家里跟我生气了好一阵。”好在,他的合作社获得了QS食品生产许可证,鸵鸟肉、蛋、活体等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证书。“今年一年的收益有300万元左右。”

  终于舒了一口气的石正君又有了新梦想:把自己的产品做成鸵鸟市场第一品牌!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