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海陵着力提升城市首位度 聚焦富民再提质
2017-08-28 15:2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张仲明特约记者龚晨)围绕“首位度、含金量、获得感、精气神”4个关键词,近日召开的海陵区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着力抓实产业发展再跃升、园区建设再转型、城市品质再升级、聚焦富民再提质四项工作。

  “首位度是衡量一个城市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的重要指标。首位度的提升将直接影响到地方发展的含金量、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海陵区委书记、区长陈翔说,海陵区将抢抓新一轮中心城区建设的机遇,不断提升高端要素承载力,努力建设“朗润明珠凤凰城”。

  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需要推动城市品质再升级。陈翔表示,该区将着力塑造独具一格的城市面孔,从注重整体设计、打造地标建筑、合理安排特色元素三个方面入手,建设一批有底蕴、有品位、有风格的建筑地标,秀出海陵城建的新亮点,努力打造“通畅通透的开朗之城”。

  存续城市记忆的文化根脉是海陵区下一步的建设重点。围绕构建彰显历史文化的城市空间体系,该区将按照历史资源“找出来、保下来、亮出来、用起来、串起来”的思路,把分散在老城核心区、稻河草河卤汀河沿线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起来,着力建成“亲水亲文的滋润之城”。坚持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和民众参与的原则,按照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模式,有序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古迹彰显、河道清淤、居民院落改善、环卫设施改造、配套服务增加等工程,努力打造“泰式生活”的缩影。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塑造海陵独具魅力的城市精神,构建“至善至美的明秀之城”。

  海陵区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汤荣祥表示,该区将践行经营城市的理念,以“品质泰州气质海陵”为追求,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含金量。聚焦“精致城建”,乘势而上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确保每一片街区、每一栋建筑都精心精细、精益求精,更具颜值、更具价值。聚焦“人文城建”,把握城市空间体系和历史文脉延续两个重点,推进城市提档“彰显文脉”、农村奏响“田园牧歌”,城乡建设“路畅水清”“添绿补花”,尽快让“朗润明珠凤凰城”成为海陵标识。聚焦“为民城建”,针对老百姓反映较多的痛点难点,紧盯问题补短板,确保停车出行“上下联动”、道路游园“通透大气”、黑臭水体“源头截控”,全面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提升首位度,不仅城市建设要“长肌肉”,更要做强产业“壮筋骨”,才能真正提升海陵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力。陈翔说,海陵将在五个方面聚力施策,推动特色产业跃升为地标产业,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打造海陵的产业地标。

  聚力培育标志性企业。对相关企业重点项目用地实行优先保障,对具备良好偿债能力的标志性企业提供多渠道、低成本融资安排,为企业并购重组、上市融资、资本运作以及技术创新提供政策便利和财税扶持,不断增强企业的全球市场布局能力;聚力招引标志性人才(团队),围绕海陵特色产业、重要板块、重点企业,着力引进大院大所,为培育产业地标提供稳定的人才供给,同时支持企业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聚力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坚持靶向招商,着力引进一批补链强链的项目,并鼓励现有骨干企业以商引商,努力整合各类资源,不断提高产业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强自身在产业链条上的控制力和话语权;聚力塑造核心品牌。加快形成一批全国叫得响的海陵产业地标品牌;聚力建设特色小镇,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圈。

  推动开发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发展,是提高海陵区经济首位度的必由之举和发展方向。下一步,海陵区将围绕园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的目标,力推园区建设再转型。

  园区如何把握转型方向?区委常委、海陵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仲春瑞表示,园区主导产业需要更加明晰,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下一步,海陵工业园区将坚持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标准甄别、筛选项目。在优化落户项目服务的基础上,通过现有项目以商引商,形成葡萄串效应。目前,乐叶光伏引来了光德焊材、光伏支架项目,明昕微电子母公司大恒集团决定旗下所有制造业项目集聚泰州,中城建十三局招引中治粉末冶金铝、钛、钢项目,南通四建招引泰坦新能源项目,宝亚电子招引三星配套项目,海陵工业园区正向千亿级园区大步迈进。

  区委常委、新能源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张爱华提出,下一步该园区将高起点谋划,全方位统筹,厚植特色产业新优势。加快新能源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和新能源创新小镇建设,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努力跻身长三角新能源产业第一方阵。坚持项目为王,培育一批年销售超百亿2家、超10亿5家、超5亿10家的重点项目、规模企业,让海陵新能源产业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占比份额更重、含金量更高、位置更靠前。

  提升城市首位度的落脚点是增加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海陵区提出,力促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努力形成聚焦富民的强大合力。一方面,在分类施策上下功夫,注重重点群体带动、创业方向引导、政策激励扶持,更大力度推动自主创业,有力撬动社会财富增长。另一方面,更大力度治理生态环境,扎实开展“蓝天行动”和“碧水行动”,切实提升全民绿色福祉。此外,还要更大力度优化公共服务,在文化、教育、医疗、养老、法治等公共服务方面多点发力,真正实现“资源跟着需求走、服务跟着居民走”,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标签:
责编:李笑林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