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钱宏斌通讯员李志坚)连日来,靖江市新桥镇三太村家庭农场主王钢正忙着建设粮食烘干中心。“今年夏粮收购就可投入使用,再不用担心粮食受潮霉变了。”王钢开心地说。
王钢的家庭农场有四五百亩农田,从种子培育到灌溉施肥、抽穗成熟、收割晒干、净化入库,有一整套标准。王钢说,标准化种植使得农场年年丰产。让他忧虑的是,收获季节遇上阴雨天,到手的粮食就会受潮霉变。他一直想建粮食烘干中心,可要跑多个部门,且门槛偏高,手续难办,只好打了退堂鼓。去年底,各地开展“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党员干部上门征求意见,问长问短。王钢抱着试试的心理,反映了“粮食仓储烘干项目门槛偏高”的问题。
事实上,粮食仓储烘干项目门槛高成为规模种植瓶颈,是一个共性问题。“大走访大落实”活动过程中,靖江、高港、姜堰等地都有群众反映这一问题。
市粮食局迅速联系市“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办督导组,查找反映人具体诉求,建立解决问题工作班子,召集市委农工办、市农委、国土等部门会商研究,同时深入基层召开共性问题会诊座谈会,听取种粮大户、村民代表、村组干部的意见,因地制宜,制定完善专项解决方案。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粮食烘干设施建设,初步统计,2016年底全市烘干机达1558台套,装机容量2.23万吨,年处理能力111.6万吨。全市单季粮食产量(按稻谷计)约180万吨,烘干处理能力已达单季粮食产量的62%,总体偏高,但部分市(区)局部乡镇之间不平衡。烘干机属于灾害性天气下应急使用设施,常年使用仅30天至50天,投入较大,如过度重复建设,势必造成闲置和浪费,需要合理规划、适度建设。
为此,市粮食局挨家问诊,“对症下药”。会同靖江市粮食局、新桥镇,帮助种粮大户王钢办理手续,建设粮食烘干中心,安装6台(套)烘干机组;会同靖江市粮食局推进靖江扬子江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建设日处理850吨烘干设施,5月底投入使用,能够覆盖斜桥镇,基本满足靖江东部乡镇种植大户烘干需求;结合今年高港区为农服务综合体的规划建设,主动协调区商务局、农委和胡庄镇,加快推进粮食烘干设施配套建设,明确今年在胡庄镇规划建设1至2个为农服务综合体,解决当地粮食烘干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姜堰区淤溪镇政府借鉴兴泰、桥头两镇做法,加强对全镇粮食烘干服务的组织协调,强化镇村联动,注重建后监管,确保粮食烘干中心的规范、有序运转,发挥作用。
市粮食局还结合区域性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会同市委农工办、市农委、市财政局,在全市开展2017-2020年区域性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区域性为农综合服务平台是集农机植保、农资(农机具)存放、粮食烘干、技术指导、融资保险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实体。从今年起,全市通过四年左右努力,力争实现区域性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全覆盖,力保每粒潮粮都能得到及时烘干仓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