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渔行水村水文化博物馆对外开放
2017-02-28 09: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熊珠琴通讯员熊会勤周建民)“赵公桥畔柳丝丝,桥过鱼行土地祠。夹岸网师停舴艋,满船红日映鹭鹚。”这首诗,是清代海陵诗人康发祥(伯山,1788-1865)所撰,他告诉人们一个地理位置,由城里向北,过了赵公桥,也就到了渔行。

  听说过渔行的人不少,但真正了解渔行的人并不多。

  作为泰州水城水乡的一隅,渔行曾经四面环水。借助这一优势,渔行成为泰州最为繁华的鱼市集散地,同时成为泰州重要的造船基地。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渡江战役中,爱国勇敢的渔行人民奉献了热血和青春。

  为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近日,由渔行水村社区打造的“老鱼行新渔行水文化博物馆”对外开放。该馆以图片文字及实物的形式向世人介绍了这片红色文化基地的前世今生。

  博物馆的展品分渔业生产类、农业生产类、造船工具类、红色文化类等,展品约150件。

  村民捐出了家中老物件

  昨天上午,在海陵区城北物流园区渔行水村社区的村部三楼,约500平方米的博物馆里,参观者络绎不绝。

  博物馆内,东西为出入口;南侧着重以图片的形式介绍了渔行水村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北侧着重展示了捕鱼的各类用具。

  竹编的鱼簖、鱼篓,篾编的长鱼笼子,草编的蓑衣,各种鱼罾、渔网……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捕鱼、装鱼工具,让人忍不住惊叹过去捕鱼技艺的丰富。

  “这个博物馆有很强的民俗特色。”当天,姜堰博物馆工作人员殷永东也赶来参观。

  “这个是罾,我小时候看我父亲用过。”参观者沙小华介绍,过去,河里鱼多,家里来亲到友了,直接拿着罾去河里,一会儿就能捞到下酒菜了。“站在河边,左手提罾,右手拿着三脚架,边走边把鱼往罾里赶,等到鱼多了,直接把罾提出水面,鱼就起水了。”

  渔行水村党支部书记沙马林介绍,渔行的名字,在1962年之前一直写作“鱼行”,1962年后以“渔行”取而代之并沿用至今。

  据介绍,渔行村地名的由来,史无明载。最早见于地方史料的是明《(万历)泰州志(疆域)》中的记载:“鱼行庄”。

  相关历史记载,海陵城北有着大片水面,来泰的游民中有做生意者均聚集至城北空地的草滩上落脚。久而久之,空地形成棚户区,在此落脚做小买卖的人也越聚越多。由于当地乡民大多以捕鱼为业,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鱼行庄”。随着渔业发达,渔市兴旺,凡运往海陵城中的鱼货都由此地的若干渔行经手,于是渐渐地由“鱼行”演变成“渔行”,年代久了就成了“渔行”。

  沙马林介绍,这里的人民擅长捕鱼、卖鱼。博物馆里展示的各种工具原先是散落在村民家里的,我们提出办博物馆后,有些村民主动把家里的老物件捐了出来。

  其中,爱好收藏的村民孙小宝捐出了渔网、犁龙套、石磨等旧时农用工具。他说,“作为家乡人,理应为家乡发展作些贡献。”

  “渡江壹号”的红色记忆

  在该博物馆中央,一艘名为“渡江壹号”的木质小船漂在水面上,勾起世人对渡江战役的无限回忆。

  据介绍,渔行的造船业非常有名。据1998年版《泰州志》载,明末清初时期,由苏州阊门来泰州的一批木工,顺应当时泰州繁忙的盐运需求,开创了泰州的造船业。到了乾隆时期,渔行的造船业已相当兴旺,约200户居民中,以造船为业者占90%。民国二十年(1931),渔行的造船户发展到了270多户。

  “买得鱼行一叶舟……千载长怀港口游”,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次长、代总长的凌文渊(1876-1944)卸职归乡,抗日战争期间即在渔行买船后避居港口。

  1949年春,渡江战役前夕,渔行成了渡江战役赶造渡江大船的基地之一。渔行人民为解放大军建造船只,虽遭国民党飞机轰炸,仍不怕牺牲,不畏艰难,胜利完成了造船任务,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贡献。

  1992年,县级泰州市委市政府在原渔行初级中学举行了“渡江战役造船旧址”命名揭牌仪式。

  昨天,在博物馆内,77岁的马义德、87岁的刘碗兰等老人,围在小船旁,给参观者回忆渡江战役时渔行人民赶做木船的场景。

  “那时我才9岁,经常去船厂看。白天,天上时常有飞机来轰炸,飞机飞得很低,都能看到上面的人头。造船师傅们只能等到晚上才敢造船。”马义德说,那时锯木材全靠人力,劳力们站在两头拉大锯,非常辛苦。

  “上面有飞机轰炸,怎么可能不死伤呢?但是为了支援打仗,村里的劳力基本轮流上场帮忙。”刘碗兰说。

  “渔行人不仅勤劳,而且勇敢,通过回顾这段历史,可以让更多人知晓渔行、热爱渔行。”沙马林说。

  链接

  渔行的底蕴

  渔行水村河网纵横,自古以来就是里下河地区通往泰州城区的交通要冲。难得的是,这一水村至今仍然保持着里下河沿河而居的水村特色风貌,大片清朝至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依然保存较好。2014年,市规划局发布了《泰州市渔行水村历史文化街区整治规划》。

  渔行村街区的传统木结构民居多建于晚清、民国年间,黛瓦粉墙、朴素端庄、风貌统一。

  街区内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包括渔行大街26号夏思恭祠、板桥河下9号新城过街楼、中茅山宫、渔行大街15号、渔行大街19号、砖桥河东22号等。

  此外,登记不可移动的文物有12处,历史建筑共有64处。除建筑文化遗存外,街区内还有古桥、古树、河埠头、码头等其他历史环境要素。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很多诗篇佳作。清代渔行籍画家朱馀庭(竹仙)诗云:“河临西坝波光阔,庄近鱼行塔影横。满地菜花香不断,还看春色上新城。”

标签:
责编:李笑林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