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关怀”到“长效守护”,苏州相城区漕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以实际行动,逐步构建起“健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生活有尊严”的助残新格局,让家庭医生真正成为残疾人身边的健康守护者,用专业与爱心为他们的生活增添温暖与希望。
现居住在黄埭镇的徐老伯、岳老伯、沈老伯,均患有慢性病,且伴有不同程度残疾,因拆迁与行政区划调整,户籍在漕湖街道,人却长期在黄埭镇生活,中心在“家医助残”专项活动中,重点梳理了辖区特殊群体健康档案,针对这几位老人,完善了健康服务规划。
早前,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主动“跨区”上门,为三位残疾老人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此后,团队便定期往返黄埭镇开展访视,从量血压、测血糖到调用药、查褥疮,再到手把手指导家属进行日常护理、耐心讲解慢性病居家管理知识,每一次上门都细致入微。“医生每次来都先拉着我的手问近况,测血压时会特意把袖带焐热,一点不凉”“现在褥疮好多了,家里人也知道怎么护理,心里踏实多了”“医生说我血糖高要少吃粥,还教我怎么搭配蔬菜,比自己瞎琢磨管用多了”,老人们的话语里,满是对家庭医生团队的认可与信赖。


据悉,自中心启动“慈善助残 家庭医生”帮扶项目以来,共为辖区内490名残疾人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实现辖区在册残疾人群100%覆盖,并100%完成履约。履约过程中,医务人员通过电话随访、上门访视、远程监测等形式,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基础体检、用药指导、康复训练、居家护理培训、心理支持、转诊协调、辅具适配建议、营养膳食规划、慢性病管理及家庭急救知识宣教等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真正做到签而有约,健康可及。
这份跨越地域的健康守护,不仅打破了“人户分离”的服务壁垒,更让基层医疗的温度穿透了地域限制。从精准排查特殊群体,到主动跨区履约服务,中心以“服务跟人走”的坚守,将“健康有人管”的承诺落到了实处。下一步,中心将继续以“慈善助残 家庭医生”项目为抓手,深化“主动延伸、精准服务”的理念,持续完善助残健康服务体系,让每一位辖区残疾人都能享受到“签而有约、如约而至”的健康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