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社区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科学奥秘、激发创新思维,近日,苏州相城区漕湖街道漕湖花园一社区精心组织“神奇之窗”科学DIY活动。本次活动以“视错觉”为核心,通过制作可旋转花片装置,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渐变现象”——当两片不同方向的花片转动时,能呈现出带有空间透视感的视觉效果。
活动伊始,志愿者以一组趣味视觉错位图片开场,瞬间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大家看这张图,是不是觉得图案在动?”带着疑问,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展开讨论,再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列车窗外景物倒退”“旋转的静态花纹”等例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拆解视错觉背后的科学原理。随后,志愿者拿起材料包现场演示制作步骤,从拼接底座到固定花片,每一步都细致讲解,孩子们眼神专注,纷纷举起小手提问,跃跃欲试想要亲手操作。
材料包分发后,活动进入实践环节。有的孩子专注拼接底座,有的互相帮忙调整花片角度,遇到卡壳时主动向志愿者或同伴请教,现场满是“你看这样对不对”“我们一起试试”的交流声。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协作,每个孩子都完成了专属的“神奇之窗”——转动花片时,原本平面的图案仿佛“立”了起来,还能随转动呈现不同渐变效果。孩子们兴奋地举着作品互相展示,“太神奇了!转动的时候好像能看到天气变化的样子”“我学会了和同学分工,很快就做好了”,一张张笑脸里满是成就感。
此次活动以“玩中学、学中做、做中思”为理念,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视错觉相关的科普知识,更锻炼了动手实践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活动也为社区青少年搭建了科普互动平台,进一步营造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和谐文化氛围,助力孩子们在趣味实践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