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社区青少年儿童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近日,苏州市相城区漕湖街道永昌泾社区妇联联合苏州市心流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儿童手工活动。
活动伊始,社工老师为大家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智能控制应用,并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了语音感应的大致原理。随后,在老师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认真组装电路板、连接导线、调试语音感应模块。“我的灯为什么不会亮?”“这个电阻应该接在哪里?”面对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孩子们或询问老师,或与同伴热烈讨论,现场洋溢着浓厚的科创氛围。
“看!我的灯能听懂‘开灯’指令了!”一件件独具巧思的作品陆续完成。有的孩子为感应灯设计了卡通造型的外壳,有的则创新性地尝试改变感应距离。在成果分享环节,10岁的周同学骄傲地展示他的作品:“我发现在不同光线环境下,感应灵敏度会变化,这应该就是老师说的光敏电阻在起作用!”
本次活动采用“学、做、玩”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科普单向讲解的形式。永昌泾社区妇联主席金贺慧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在孩子心中播撒科学思维的种子。今天他们制作的是小小的感应灯,未来或许能创造出更多先进的智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