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社区青少年周末时光,将天文科普与艺术创作相结合,激发想象力、创造力的同时传递科学知识,近日,苏州相城区漕湖街道漕湖花园一社区妇联联合团委、关工委开展“小手绘星球‘童’享乐趣”DIY手绘星球灯主题活动。
活动开场,科普老师以“宇宙中的星球邻居”为主题展开讲解,用生动的语言普及核心天文知识:介绍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类,区分类地行星(如地球、火星)与气态巨行星(如木星、土星)的差异,比如火星因地表氧化铁呈现红色,被称为“红色星球”;讲解恒星与行星的本质区别,说明太阳作为恒星能自行发光发热,而行星需反射恒星光线才能被观测到。结合星球灯制作演示,指出不同颜色对应的星球环境特点,例如蓝色常代表星球表面有大量液态水,黄色可能象征干旱的岩石地表。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手握画笔,将科普知识融入创作:知道火星特征的孩子,用红、橙颜料绘制“红色火星灯”,还点缀黑色斑点模拟火星表面的陨石坑;了解地球生态的孩子,以蓝绿为主色调打造“蓝色地球灯”,用白色线条勾勒云层与洋流。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化身“小小宇宙设计师”,边创作边分享科普小发现。经过一个小时的创作,每盏星球灯都成为“微型天文科普作品”,既充满童趣又蕴含科学细节。
此次活动实现了“科普+艺术”的双向赋能:既锻炼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与色彩搭配能力,又让他们在绘画中直观理解星球特征、宇宙结构等知识,真正做到“在创作中探索,在乐趣中求知”,为青少年打开一扇通往天文世界的兴趣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