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近日,苏州相城区漕湖街道漕湖花园一社区暑托班特别开展了一场未成年人普法认识法律专项讲座,吸引了众多孩子踊跃参与。
讲座伊始,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解释 “什么是法律”,将抽象的法律概念融入日常生活场景,让孩子们明白法律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时刻规范和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无论是日常出行遵守交通规则,还是在校园里与同学友好相处,都有法律的 “身影”。
紧接着,志愿者详细介绍了两个重要的责任年龄 —— 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年龄。通过生动案例,孩子们了解到不同成长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法律行为能力,在法律框架下,随着年龄增长,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在民事行为方面,年龄是划分行为能力的重要标尺,决定着哪些事情可以独立完成;在刑事责任领域,不同年龄段对行为后果的承担范围也有明确界定。这些讲解让孩子们对自身行为的法律边界有了清晰认知。
在案例分析环节,志愿者精心挑选了贴近未成年人生活的真实案例,如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每一个案例都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分析案例中人物行为的对错,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比如在面对校园欺凌时,不能选择沉默和忍受,要及时告知老师、家长,必要时报警,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次普法讲座的开展,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法律的种子,让他们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要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牢了法治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