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人与鸟儿共享的水田“天堂”
2023-09-25 14:52:00  来源:引力播客户端  
1
听新闻

“那是什么鸟?好像没见过,快拍下来!”一只通体橘黄的栗苇鳽振翅划破了寂静的天空,大家快速拿出拍照设备捕捉鸟儿踪迹。环顾鸟儿消失之处的四周,阡陌纵横的田野里满目绿色,几缕柔风携着稻香徐徐飘来,恬适静谧,这里是人与鸟儿共享稻田的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

近日,“天堂之美看湿地”全媒体新闻行动报道团走进这片湿地,倾听这处城市绿肾的脉动。

资源破碎区变身生态留白地

湿润的九月,驱车驶入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苍翠环绕、林水相依。行走于健身步道,风吹过两侧遮天蔽日的水杉树,带来丝丝凉爽之意。路过稻田区时,几十只白鹭结队翱翔其中,动静之间尽显生态之美。

“在花桥这样一个经济密度高的区域,能有这么一块生态保留地,太不容易了。”今年初,刚到天福湿地任职保护管理中心湿地保护科科长的蒋健康,被这一幕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相通的“良田美景”震撼到了。在他的印象中,这片700多公顷的湿地公园,23年前还是一个承受着城市“生长痛”的江南村落——天福村。

花桥,有着“江苏东大门,苏沪大陆桥”之称,京沪高铁、沪宁铁路、沪苏通铁路等四条铁路和一条城市快速路穿镇而过。与上海一河相隔的天福村,被这些交通要道分割于“井”字之中:废弃的高速公路取土坑、垃圾填埋场、跑马场,还有破碎的农田、水系……曾经繁华的江南小镇渐行渐远。

这一切到2006年有了转变。昆山在规划花桥经济开发区时,决定将天福村及其周边的8平方公里土地保护起来,作为“生态留白地”。此后十余年间,百姓动迁,农田整治、水系修复、基础设施改善、生态浮岛构建、鸟类栖息地修复、特色农耕湿地生态系统打造……一系列保护和修复工程陆续实施,这里“变”出了1200亩的桥苑公园,外加3500亩的水稻田、蔬菜瓜果区和生态保育区。2018年,天福湿地公园通过国家级湿地验收评估,进入“国家级”行列。

如今,每天行走在这一“城市绿洲”中,人们所向往的“诗意地栖居”,于蒋健康而言,再寻常不过。

一次偶然发现让耕地变湿地

在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内,有一处鸟类调查员偏爱的地方——占地700亩的栖息地修复区域。“我们很多有趣的画面都是在这拍到的,例如白鹭吃黄鳝、燕子喂食等。”已在天福湿地观测鸟类十余年的湿地管理人员戴小华告诉记者,其实在规划初期,这里原本计划用作耕地,但一次偶然的发现改变了一切。

“当时,我们在这里偶然发现了5只短耳鸮,也是苏州大市范围内首次发现这么大的集群。短耳鸮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会把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耕地、湿地都归属于它的‘领地’。”戴小华说,咨询湿地专家后得知,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带附近,经常有各种迁徙鸟类路过。“考虑到缺少合适的栖息环境,难以留住候鸟,我们决定重新规划这片区域。”

700亩的湿地,8个水塘占地140亩,水稻田270亩,剩下的全是野蛮生长的原生态草地。看似荒芜,其实藏着非常细致、用心的安排:通过设计大小、深浅不一的8个水塘,搭配水位调节设施,满足不同季节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在夏季,水位控制在5-10厘米,主要为鸻鹬类、鹭类栖息提供适宜环境;冬季,雁鸭类等冬候鸟需要更深的水位,此时水塘的水位控制在50-80厘米。

周边的农田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天福湿地借鉴国际重要鸟类栖息地台北官渡自然公园“四季水田”的经验做法,每年只种植一季水稻,冬季农田休耕蓄水,增加水面面积,既扩展了候鸟的栖息地,也有效抑制了杂草及越冬昆虫生长。此外,鸟类排泄物增加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农药化肥的施用,提升了稻米质量和安全,使农业与湿地更和谐,形成人与鸟类共享稻田的模式。

不断探索尝试铸造全球典范

湿地好不好,鸟儿说了算。自2018年起,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连续5年在天福湿地被记录到,频次、数量逐年增加,近危物种红颈苇鹀、罗纹鸭也都出现在了这里,天福湿地已然成为濒危鸟类的重要“中转站”。截至目前,天福湿地已观测到223种鸟类。

2021年,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实施的《太湖流域700亩农田停留全中国10%的鸟种》项目,从全球26个国家的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名单,成为江苏唯一湿地类案例、全国经济密度发达区域唯一案例。

经过多年的努力,天福湿地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成为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的重要基地。“过去几年,我们累计承办了‘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培训班’8批次,为全国400余家湿地公园提供专业人才培训服务,输出湿地建设经验,获得了国家林业部门和业界的好评。”说到这里,戴小华很自豪。

湿地的田间地头和广袤丛林,也成为青少年最佳的“第二课堂”。在常态化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的工作基础上,天福湿地精炼自然教育课程方案,积极开展科普宣教工作,推动更多青少年走进大自然,了解湿地及相关知识,营造自觉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

如今的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水网密布,河流、稻田、沼泽交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场景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呈现。更有意义的是,这片湿地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了传播农耕文化的重要实践基地、生态环境教育的“领头羊”。

【湿地名片】

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花桥经济开发区北部,地处太湖流域,吴淞江水系,总面积780公顷,湿地率达63.62%,是长三角高度现代化城市群中一块难得的生态保留地。公园始建于2006年,于2018年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公园湿地类型多样,由稻田、河流、沼泽、林地、池塘、人工湖等组成;公园生态特色显著,549种植物、325种昆虫类、223种鸟类、35种鱼类、16种两栖爬行类、15种底栖类和9种哺乳类动物欢聚于此。

【科普链接】

水稻田为什么会成为鸟类栖息地?

水稻田之所以可以成为鸟类的补充栖息地,是由于水稻田特殊的耕种和休耕的周期轮换的生产方式。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使得水稻田可以为鸟类提供多种食物,例如休耕期时水稻田中残留的谷物、绿色植物;耕种时的无脊椎动物、鱼类和昆虫。并且水稻田独特的蓄水灌溉模式还可以为水鸟等提供合适的生境。

(苏报融媒记者 凌欣炜 实习生 万琪儿/文 记者 张健/摄)

标签: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天福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