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专稿 宋颖佳、何 飞】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对2021年度拟备案为国家级众创空间的350家机构予以公示。苏州共有17家入围榜单,位列全省第一。
苏州英特雷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杜爽介绍,这款机器人主要是应用于高铁车辆车厢内部消杀作业的智能化机器人,它是通过上下和左右伸展的自由度,自动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最大化的在车厢内部适应消杀的范围,一节车厢大概15分钟到20分钟就能完成全部的消杀作业。
成立于2018年的英特雷真智能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落地应用研发的创新型科技企业。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已经自主研发出多款智能机器人,企业也成长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快速成长的背后,离不开大数据与车联网(苏州)创新中心的扶持。
“从我们技术人员创立公司来讲,其实对市场运作还有一些其他部门相关的政府政策不是很熟悉,这个孵化器对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辅导,也一直把各种信息反馈到我们这儿来,配合我们去做一些政府项目申报,包括在我们资金最紧张的时候,帮我们对接这个银行,帮我们做融投资,真的是给我们很大的助力”,杜爽说。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的创新中心,立足相城区产业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求,重点孵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出行、智慧城市等产业领域,自2018年运营至今,已累计孵化80多个项目。他们还与同济大学共建技术转移中心(相城)分中心,为校地科研人才合作交流提供基础性平台。
大数据与车联网(苏州)创新中心科技服务中心负责人晏雪介绍,目前的重点也是整合了高校科研院所和技术创新联盟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等,实现各类平台资源和要素的集聚,同时也配备了各类的创业导师,形成一个矩阵式的服务模型,个性化去解决目前创业企业存在的一些典型的问题,提升创业成功率。
包括大数据与车联网(苏州)创新中心、沙溪生物医药众创空间、昆山智谷众创空间等在内,苏州共有17家众创空间拟备案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到目前,苏州全市共有国家级众创空间83家,省级众创空间331家。
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胡捷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苏州的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已达660万平方,应该说极大助推了创新创业在苏州的迸发和集聚,今年年初出台了新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众创空间、孵化器的支持力度,目标是把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由量向质来推进发展,来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梯度培育的体系,更好地服务各类人才在苏州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