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苏州市召开“2·1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七场新闻发布会。2月20日0时至15时,苏州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例(其中轻型3例,普通型4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在管控范围内发现。截至昨天15时,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8例(其中普通型19例,轻型69例),无症状感染者23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
检测522.41万人次全部阴性 对重点人群强化服务保障
本轮疫情发生后,苏州市有序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在2月19日的社会面筛查中,全市共检测了522.41万人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昨天6时至15时,全市累计采样583.65万人份。有网友在微信朋友圈通过改写古诗词来描述苏州城人人做核酸的情景,例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做核酸”,不少市民转发,充分展示了苏州人“战疫必胜”的坚定信心和乐观心态。
截至昨天15时,苏州市累计追踪排查在苏州密接6518人,次密接10391人,其他风险人群71708人,已全部采样进行核酸检测。全市共有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132个,其中封控区69个,增加13个;管控区59个,增加3个;防范区4个,减少1个。
近日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封控区、管控区数量有所扩大,管控人数及隔离人数也有所增加,苏州市强化了对重点人群的服务保障。在封控区、管控区,选优配强工作人员,每日对区内所有人员实施每日健康监测零报告制度,并组建心理服务团队。截至昨天15时,全市封控区、管控区共投入力量11355人,服务群众约16.5万人。
在隔离点,苏州市努力健全“一人一档”,通过建立线上交流群,及时了解被隔离人员动态需求,对老人、病人、孕妇、儿童等群体进行重点关注,每天上门询问需求并及时解决,为孕产妇等创建“多对一”关爱交流群,配备紧急呼叫铃,并制定应急预案;采取心理咨询师进群沟通、“一对一”疏导等方式,帮助被隔离人员保持心理健康。
时长缩短、休息拉长、保护视力 全市135万学生参与线上教学
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在会上介绍,一周以来,全市线上教育工作总体运行良好,其他疫情防控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当中。
苏州市在线上开出了德育、智育、美育、室内体育、居家劳动、心理和疫情知识等课程内容。相比线下授课,线上课程更注重时长缩短,休息拉长,进度放缓,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以更好落实义务教育“双减”和近视防控工作的要求,还为困难家庭学生提供了相应软硬件设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5万学生参与线上教学,累计观看市级课程4317.4万人次。
疫情期间,苏州市严格执行校园封闭式管理规定,对校园内部及时定期地进行消杀清洁。对于还有少量留校师生的情况,学校严格落实健康监测、防疫、核酸检测等要求,保障在校师生员工生活服务。
目前,苏州市区2022年度中考报名时间已推迟。在省教育厅支持下,原定于3月5日开始的江苏省中职职教高考专业技能考试延期到4月8日开始举行。苏州市对中学毕业年级也特别加强了教学保障,努力实现复习效率不降低、备考不松懈。此外,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还下沉一线,参加了防疫行动支部和志愿者工作。
本轮疫情涉及2家台企 携手抗疫体现“两岸一家亲”
市台办副主任陈风雷在会上介绍,截至2月19日,本轮疫情涉及2家台资企业员工17名(11名确诊、6名无症状),其中台胞4名(2名确诊、2名无症状),隔离人员1251名。全市台办系统会同企业属地的相关部门协调隔离酒店,发动台协会会员企业提供防护物资,通过同城代购保障个人生活用品。
苏州有台资企业超过1.26万家。按照本轮疫情的防控规定,苏州市对京隆科技集宿区实行封控、厂区实行管控,对和舰芯片制造实行管控。此外,全市其他台资企业状况总体平稳,生产运营基本正常。
热点问答
今日全市不安排社会面区域核酸检测
记者:目前苏州很多地方都开展了多轮区域核酸检测,市民对此很关心,还需要做几次?
市委常委、副市长顾海东:核酸检测是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关键技术手段,对及时发现传染源、掐断传播链条具有重要意义。近日,苏州市开展了区域核酸检测。疫情最早在苏州工业园区出现,园区分别在2月14日、16日、18日、19日开展了4轮区域核酸检测;吴江区、相城区、姑苏区、吴中区、苏州高新区等地开展了3轮区域核酸检测;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4个县级市根据实际情况也开展了区域核酸检测。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截至2月20日15时,全市累计采样超过3600万人份。
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检测结果与潜伏期长短有关。苏州人口基数大,仅开展少数几轮区域核酸检测,难以完全筛查出所有感染者。接下来,苏州市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疫情防控总体要求,本着对人民负责、不漏一人的原则,坚持“精准且必要”,坚持科学研判,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区域统筹安排核酸检测。根据目前疫情状况,2月21日,除隔离区、封控区、管控区人员外,全市社会面区域核酸检测不作安排,后续指挥部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作出安排,希望广大市民继续给予理解和支持,并做好个人防护。
加强关爱防疫工作者子女
记者:最近有不少工作人员忙碌在防疫一线,对于他们的子女,在教学上有无关爱措施?
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是需要特别关心的。疫情发生以来,防疫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的孩子少了父母的陪伴,多了在生活起居、自主学习、情感慰藉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对此,全市教育系统加强了对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公安干警、社区志愿者等人员子女的关心关爱,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线上家访,比如,开展“一对一温暖在线”、“三个一”远程家访(一次真诚的提醒、一次电话或视频沟通、一周一次回访)、录视频助力一线英雄爸妈、“空中伙伴团”“团员抗疫帮帮团”等活动,帮助孩子们制定学习、生活计划,指导他们合理安排好线上学习、体育锻炼和居家生活。下一步,全市教育系统将进一步排查人员名单、罗列困难问题、明确服务清单,使各项关心关爱举措真正落到实处。本报记者 周函 陆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