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获悉,1月1日,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张家港某公司开展检查时查实,该公司存在未按期完成2019至2020年度碳排放履约情况,涉嫌违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这也成为苏州市查处碳排放配额未按期履约全国第一案。
去年12月31日,全国首个碳市场履约期结束。根据生态环境部通知要求,各省、区、市要确保去年12月15日辖区内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去年12月31日,辖区内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根据前期排摸和执法监管,我们发现了这家未按期清缴碳排放配额的企业。”执法人员表示,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碳排放数据,清缴碳排放配额,公开交易及相关活动信息,并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针对企业的违法行为,目前,执法部门已责令其整改,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予以立案查处。
据了解,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对欠缴部分,由重点排放单位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等量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违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涉嫌犯罪的,有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案的查办,警示和威慑更多企业务必重视碳排放配额履约,进一步落实好碳排放相关措施。该案也是生态环境执法在碳排放领域的新尝试、新突破。下一步,苏州市将继续督促重点碳排放单位扎实做好碳排放管理工作,积极推动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苏报融媒记者 惠玉兰